主讲人:王健林(万达集团董事长)
主题:万达国际化
时间:北京时间2月24日
主办:牛津大学
【编者按】
北京时间2月24日凌晨1点,中国首富王健林在牛津大学发表题为《万达国际化》的演讲。关于国际化进展与目标,王健林表示,从2012年到现在三年多时间,在全球十多个国家投资,万达的投资额超过150亿美元,今年万达海外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左右。他在现场互动环节谈及了中国的反腐问题,他说,“现在,至少对我们搞企业的人来说,减少了很多麻烦,特别是对于私营企业,省去很多麻烦,‘吃拿卡要’少多了。”
以下是记者根据万达集团发布的演讲视频及实录摘录的王健林演讲内容:
王健林在英国牛津大学演讲
国际化战略
1.并购为主
万达海外投资以并购为主、投资为辅。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从英国工业革命到现在,世界市场特别是一些主要市场领域,基本上都被先进入的企业瓜分了。如金融行业,不通过并购,自己进去重新闯荡,虽不能说绝对没有机会,但也基本没有机会。现在万达搞体育产业,各种国际品牌体育赛事所有权、转播权,基本都被老牌家族公司或跨国公司瓜分,我们要进去,只能靠买。有人在中国媒体上说万达“就知道买买买”,我就问他,如果我不买,你告诉我怎么办?
2.相互关联
土豪是不买对的、只买贵的。但万达国际化重点在于买得对,什么叫买得对?我们有两条标准,一是与万达现有产业有关联。万达国际化进入的产业都是万达已经在干的,不管是不动产,还是文化、体育、旅游,都是万达现在正在从事的产业。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人才储备,了解行业是怎么回事。二是万达不管跨国并购还是投资项目,都要求这些业务能移植到中国,能在中国获得更快发展。举一个体育公司并购例子,万达2015年并购了世界最大的铁人三项公司——美国WTC,并购公司不到半年,我们就把铁人三项比赛在中国厦门、合肥落地了。这项运动过去在中国是一个盲区,我们推广后,大众才知道铁人三项到底是什么。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运动人数也少得可怜,13亿多人口中只有200多人从事这项运动。我们在中国推广这项运动,至少可以做到几十万人参与。因为中国正进入健康时代、全民跑步时代,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WTC在国外很难做到快速增长,一般有百分之几的增长就不错了,只有在中国才能获得更多增长点、更快增长速度。
3.本土人才
万达国际化强调使用本土人才。万达2012年并购美国AMC公司时,因为它是电影终端渠道,美国政府对这种类型公司的并购有一定限制。我去找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请他为我们写一封推荐信,向美国政府推荐。他首先就问,万达买AMC,是不是准备把大批中国电影卖到美国去?我说这不太可能,就算我想把中国电影卖到美国,也要看是不是有那么多人来看,电影不好观众是会用脚来投票的。然后他又问,万达是不是打算派中国人到美国去管理?我说这不会,并购后公司管理层全走了,其实意味着并购失败。骆先生挺高兴,给我们写了推荐信,再加上其它因素,最终万达并购AMC获得了美国政府批准。
万达并购AMC后,还派了一个联络员。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并购的对象原来的股东都是大型跨国企业,别人搞不好,万达来了凭什么就能搞好呢?我们发现,并购企业最好的管理办法是留住原来的管理层,使之更好地工作。万达并购美国AMC已被哈佛大学商学院作为教学案例,做这个案例的教授到我们公司调研,说了两句话,非常经典。首先,一切都没变。还是AMC这家公司,名字没变,管理层没变,经营地点也没变;其次,一切都变了,公司发生了深刻改变。不愧是搞研究的教授,总结得不错。我说,过去中国企业那点管理学思想,基本都是从西方学来的,但我们在应用层面有自己的优势。管理最基本的是“制度激励”,其中最核心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不是把制度设计成对待管理层就像防贼。当然前提是因为万达并购后使AMC有了真正的主人。之前持有AMC的摩根斯坦利、凯雷、黑石等在美国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优秀企业,但是几家公司共同持股,股份都差不多,谁也做不了主,现在万达说了算。万达并购AMC时,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还在,工作岗位不像现在这么稳定,我们就跟管理层签订五年工作合同,而且规定,对于超出经营目标的利润,管理层和万达一九分成,一下就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公司一年就发生变化,第二年就实现上市。从中我也悟出一条,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去并购和投资,都是要尽可能留住原来的管理团队,使用本土人才,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要想着走哪都派中国人过去。
国际化进展
万达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代表,从2012年到现在三年多时间,在全球十多个国家投资,投资额超过150亿美元,其中在美国一个国家就投了100亿美元,所以我在美国是很受欢迎的。万达2012年并购AMC时,我承诺十年之内至少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第二天一家美国媒体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王先生,希望你遵守承诺”。我的话说完三年,2015年万达已在美投了100亿美元。我让我的助手去跟他们说,希望再登一篇文章,“王先生提前兑现承诺”。万达在英国投资12亿英镑,有2600多名员工。昨天在《万达哲学》英文版全球发布仪式上,我们和英国政府还洽谈了一个大的投资项目,希望能尽快落实。
万达国际化虽然时间不长,但步伐蛮猛,而且进展比较顺利,但是我已从辩证法角度来看待万达跨国发展:没有失败就意味着离失败越近,万达在今后的国际化进程中不排除摔跟头,但是我们有一个原则,只要不发生颠覆性风险,就要去做这件事。其实勇敢迈出这一步才觉得,国际化也没什么了不起。
国际化目标
一是海外收入大幅增长。万达在去年提出未来五年新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2211”目标,就是到2020年,企业资产超过2000亿美元,企业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其中30%以上收入来自海外。衡量一家企业是不是跨国企业,一项核心指标是海外收入有没有超过30%。有国际业务的企业,一种是在本国生产产品,然后卖到世界各地,这只能算产品国际化;一种是在一两个国家有投资,但是占全部业务比重小,管理方式、人才结构以及企业文化都没达到跨国企业水平。所以,真正的跨国企业不仅要求企业规模足够大,至少数百亿美元,而且企业收入至少30%来自海外。今年万达海外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左右,距离2020年目标还有不小差距,还需要持续努力才能实现。
二是成为一流跨国企业。万达不仅要成为一流企业,而且加了一个限制词,要成为一流的跨国企业。万达如果实现“2211”目标,企业资产、收入、净利润排名,一定能排在世界前几十名。这个目标也在激励我们公司,也激励我个人持续努力。有人形容我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成功,我讲了很多原因,其实最核心的一点是勤奋,所谓天道酬勤,如果不勤奋,所有的条件都不可能变为现实。正因为万达有远大的企业愿景,所以现在还持续保持着快速增长,2015年实现收入、资产、利润同比2014年增长20%。大家觉得增长速度很快,但对万达来讲,这是多年来增速第一次掉到30%以下。在此之前,我们每一年都保持30%以上的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重大调整,中国经济的持续放缓,我们的发展速度也降了一点,但依然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这也是万达最终成为一流跨国企业的保证。
【问答】
真正的伟大思想在脑袋上,跟领带有什么关系
提问:一个跨国企业需要很好的沟通,是否在这方面遇到过问题?
王健林:很大的障碍是英语不灵,现在我们公司有很多老员工,跟着公司一步步锻炼起来,现在随着企业国际化,业务转移,英语短板就显出来了,现在万达的旅游公司、体育公司、娱乐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大部分都要跟外国人打交道。所以很多人很优秀,就是英语这一块是短板。现在我们招人就是两条,第一条中国人英语好的就排在前面,外国人会中国话的优先。任何企业管理都找不到标准答案,都要靠自己去摸索,这就是我的回答。
提问:这些企业国际化是否出于非商业的动机?所以也部分地导致其投资出现问题?
王健林:我首先做一个说明,国际化私营企业可以做得很好,国有企业也有做得好的,但是总体上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做得好一点。原因是私营企业的老板可以做得时间长一点,国有企业的老板很难制定长远目标,在任时间也就几年,长一点可能就换人了,这是一个问题。除了领导任职时间长短的问题,国有企业还有不适应国际化的制度设计。决策需要迅速,国有企业可能会拖延,不一定能赚到钱。
现在万达正在泰晤士河边建一个最高的建筑,里面有伦敦最高端的酒店,这个项目可以说我们白赚了一个酒店。当时万达负责海外发展的老总正好到这边出差,碰上一个银行要拍卖这个不良资产,对方要求一个星期内交钱,要不就上市拍卖,公开拍卖的话价格肯定会贵很多。当时他给我打电话,我以为听错了,我说你再确认一下,他说每平米900英镑,我说是不是听错了?我做房地产这么多年,我说每平米9000英镑的话似乎还比较合理。后来他确认了以后跟我说确实是每平米900英镑这个价格,我说你马上签协议,三天把定金付了,但如果是国有企业很难做这种决策。
提问:上个月您刚收购了传奇影业。当您提到万达在地产业竞争力的时候,您提到执行力。您自己也是非常有执行力的。那么在文化产业,是否也将非常强调执行力呢?
王健林:不仅是搞地产的企业需要执行,所有企业都需要执行。美国著名的企业管理大师、GE前CEO杰克·韦尔奇,就曾经说过,最伟大的是执行。做企业管理来讲,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策略、多种多样的战略,但他认为最伟大的是执行,我非常赞成这句话。所以我们从电影产业开始,到体育产业、娱乐产业,年初一定要有计划,而且计划要分得非常细,资金计划、现金流计划,一定要细化到每一周。我们有一个模块化系统,里面是工作计划模块,一项工作会细分成许多节点,只要有一个节点没有完成,模块化系统就会亮黄灯,如果连续出现两个黄灯,系统就亮红灯,就会对责任人有相应处罚。有人说搞文化产业,应该是穿着拖鞋、穿着T恤衫,说穿西装打领带不适合娱乐业。现在有一句话很流行,“我不相信伟大的思想会被西装束缚”,真正的伟大思想在脑袋上,跟领带有什么关系?
我是特别强调执行力的一个人,所以万达现在创造了全世界唯一的商业案例——每一年要开业几十个大型的商业中心,还有十几、二十个酒店,还有其他若干个项目,包括开店,也包括娱乐产业、旅游产业,都是说哪一天就哪一天开业。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对执行的理解是,它是所有企业、所有行业都应该强调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有人认为搞娱乐产业、搞互联网产业就可以不强调执行力,那这个人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