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查《妓女日记》等网络淫秽色情小 | ·田丽直言某些女星就是“高级妓女” |
·英五妓女命案嫌犯落网 嫌犯辩称是妓女保 | ·《妓女日记》作者凄苦身世 |
·古代妓女是怎样产生的? | |
·一个妓女从良后的惊人语录 | ·妓女网上写日记披露8年堕落生活 中途征 |
·小学字典将鸡解释成妓女 称“富有时代气 | ·娜塔丽·波特曼争演妓女 金发低胸装凸点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绝大多数妓女在精神上都能适应她们的生活。这并非是因为她们仍然地不道德或天生地不道德,而是因为她们认为有理由同需要她们服务的社会结为一体。”
——西蒙·波娃:《妓女》
和许多貌似神圣的历史产物一样,妓女也是一种世界历史存在并且是一种持久的世界历史存在,我们可以假装着消灭万恶的“旧社会”却消灭不了它的一切。马克思曾借黑格尔的嘴说:历史越到最后就越是喜剧的。2001年11月31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奈保尔说,他对在婚姻出现危机时他经常光顾的妓女们表示“感谢”;这对全世界的人来说都是激荡人心的,瑞典的小报当日都用整版篇幅对这一自爆绯闻的做法纷纷予以报道。2003年萨达姆倒台后,无论是色情影片还是烈酒和禁书都像妓女一样可以在市场上买卖了。一些伊拉克人惊恐万状,他们指责美国人是在发起一场文化堕落运动。他们警告说,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他们将起来对美军占领者发动圣战。2003年11月前后,一个叫木子美的中国女子更是因她的“性爱”日记名震中华,虽然很多人并不认为她是妓女。妓女问题非常复杂,它的出现和发展一般都归根到私有制和商品的出现和发展,但这对具体的研究毫无意义。妓女存在是一种世界历史存在,我们用一个时空性的定语“中国”以至“当代中国”来限定我们的问题指向。毫无疑问,中国有悠久的妓女发展史,即使是在当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地位也毫不逊色。当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怡春院,据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从事性服务行业的女性估计约有2000万,年均总收入达5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这类人的消费也甚惊人,估计每年带动社会总消费额达10000亿元。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行,中国妓女的存在方式也跟着全球化。对中国妓女这一文化历史现象的认识目前还无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至少在政客、嫖客和妓女问题专家中是这样的。本文在占有大量资料文献(所引用的资料除新闻和历史事实外在文中均注明出处)的前提下,试对中国妓女尤其是当代中国的妓女这一社会问题做出必要的考察和批判。本文从名词释义、妓女小史、当代中国的妓女现状、妓女的收入和消费、妓女的来源和分层、妓女问题的社会根源、妓女问题的解决方式等多个方面考察问题,由于文字限制原定的当代妓女的生存状况及妓女文化两部分省略,只做简要阐述。最后,文中的关键词汇是性产业、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非本质的技术文化消费过程。当然,资本在这里的含义和布尔迪厄的一样,更多是指一种社会实践的权力形式。
名词释义
认识当代中国妓女问题必须有文化上的自觉,这不仅要从概念上分析,还要看清它的来龙去脉,它的历史连续性。
妓女,俗称婊子,陕西方言中的“婊子卖×你卖嘴”一句在讽刺说客的同时也道出了婊子这个词的基本内涵。妓女和婊子在许多字典中的解释往往是互文性的,但前一概念常常是人类社会学上的中性称谓,后者是口头或文学中的非正式概念且含有讽刺辱骂的意味。
根据刘建的说法,妓女这个词产生在公元前,汉莫拉比王时代出现。最早的妓女,往往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那时认为卖淫就能见上帝。
中国古代对妓女的称谓很多,如“倡优”,“女乐”,后一称呼在春秋时代的
文献中能找见。当然,这是就外延说的,前者指家妓,后者指歌妓。我们通常所说的妓女可以按古人的划分叫“市妓”。
妓女一词在建国前后都是通用的。上世纪90年代以后,“妓女”的称呼发生了变化。轻蔑的叫法是“鸡”,文明的叫法则是“小姐”。
对“妓女”的现代解释主要有如下一些观点: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辞海》对“妓女”的释义有二条:(1)“古代歌舞的女子”;(2)“旧社会被迫卖淫的女子”。该书1989年版改为“卖淫的女子”。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旧社会被迫卖淫的女子”。
该书1997年修订本改为“以卖淫为业的女人”。林晚秀先生综合了中外学者的看法,认为妓女就是“从事收费的性服务的女人”。(注:林晚秀:《论妓女》,《社会》1989年第6期)
德国学者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认为,妓女就是“为了谋生一般不动感情地、有报酬——钱或其他物质利益——而无选择地与许多嫖客——大多是不相识的男人,性交或发生其他性行为”的女人。
作者:徐淳刚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古代妓女是怎样产生的?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