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大学高尔夫之争:许多发言者根本不懂高尔夫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1-9 11:17:33 来源: 新民周刊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但他们一般都是以成年赛事作为起点,逐渐将关注力向青少年赛事转移。 宝马、沃尔沃、汇丰都是如此,这基本证明了他们看好 高尔夫在中国的前景。

记者:高尔夫在中国似乎很容易成为争论的焦点。高尔夫进入中国以来,一直争论不断,这是高尔夫本身的问题吗?

李勇:高尔夫是一项在全世界非常普及的体育运动,不是什么奢侈品或
者贵族运动。高尔夫在中国的特殊性在于,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哪个部门对高尔夫进行审批和监管,高尔夫运动相对边缘化。

记者:2004年国土部表示,全国176家球场只有10家经过了审批。你如何看待这个数据呢?

李勇:现在事情过去了,我也可以说话了。当时有媒体记者写了一篇文章说,全国176个球场只有一家经过审批。见报后的第二周,国土部声明经过国土部批准的是10家。但是不是其他球场都没有经过政府部门批准呢?

高尔夫刚刚进入中国时大都是外方投资,最早在广东的很多球场,包括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都是由省经贸部报国家经贸部,作为“外资投资项目”来审批的。还有一条路就是通过建设部,作为建设项目来审批。国土部1999年成立后才要求高尔夫球场必须报国土部审批。此前16年里建造的球场并没有明确规定由谁来审批。所以有些是外经贸部批的,有些是建设部批的,有些是各地省政府甚至是市政府批的。

当时这个记者也采访过我们,但我们介绍的内容80%都被扭曲了。我们提及的高尔夫的优点,比如对GDP的贡献,丝毫没有体现。

记者:你刚刚提到了高尔夫的社会影响力,能具体说说吗?

李勇:上周我们协会和美国高尔夫协会总裁碰面,他给出的最新数据是2005年美国高尔夫总收益620亿美元。其中高尔夫体育运动本身产生的价值只有44.9亿美元,其它是地产投资,旅游和球场消费收入。高尔夫的确已成为能够影响国民GDP的产业了。我国还有高尔夫制造业,全世界70%的高尔夫球杆的粗加工全部在中国完成。

记者:高尔夫是一项体育运动,但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项贵族运动。

李勇:作为一个新兴的运动,起初的价格总是比较高的,保龄球当年也是如此。国家政策层面没有把高尔夫作为体育项目来看待,高税收加上土地成本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还有,中国的高尔夫人口增长速度非常迅猛,大家都争着去打球的时候,自然会把价格推高。

记者:我采访的每个业内人士都强调一点:中国缺少公众球场。

李勇:因为土地的稀有程度,国内高尔夫球场的比例有点失调。在美国,60%-70%的球场是公众球场,也就是没有会员制的球场,任何人都可以去打球。政府甚至是免费出让土地,他们认为球场是居民区配套的体育设施和绿化方式。在美国和欧洲专门为退休老人建造的高尔夫社区也在逐渐普及中。公众球场的大量出现,就将高尔夫的价格降到了普通人非常容易接受的层面。在美国,最便宜的公众球场入场只需要15美元,贵一点的也就是30-40美元。相对美国人的消费水平来说,这是非常低的价格。

记者:为什么我国公众球场这么少呢?

李勇:政府对高尔夫支持度不够,本身没有投资公众球场的意识。而投资商自然想迅速收回投资,高价格的会员证就是最快捷的方式。

记者:中高协是否有推广计划呢?

李勇:我们和发改委有过沟通,但2004年政府出台“一刀切”的政策后,高尔夫球场建设实际处于暂停状态。现在没有重新启动,所以也没有新的规划。(C001)

本新闻共8页,当前在第8页  1  2  3  4  5  6  7  8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重庆一高校列表监督大学生每月花销
下一篇文章陕西一高三学生高考前将班主任杀死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