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北京5所高校明年实行联考进行自主
17所高校试点研究生改革 招生不再
网络众巨头挑起高校抢人战 加大行
美国高校旅游成潮流 家长深度介入
国产WAPI技术触角跨出政府领域 将
福州高校男辅导员被指用班费找小
网民制作高校大门造价榜 涉及学校
南京某高校“封门令”限制大学生
高校教师高薪:一场没有对手的争
灰色收入导致高校教师收入差距不

重庆一高校列表监督大学生每月花销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1-8 11:05:26 来源:重庆商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你周末才买了200块的衣服,怎么这个月消费才300元哟?”昨日下午,重庆文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大三的同学正在填写“学生消费记录单”。

记者发现,这张记录单上需要学生填写家庭成员、生活费来源、收入来源、消费详情等,按日均、周均、月均、学期总消费填写具体花费,并签上本人、班长、辅导员的姓名,再上报年级、院系和学校。有“谎报”嫌疑的同学在周围同学的
监督下,只能“实话实说”。

据悉,高校列表监督学生消费行为的举措,在国内尚属首创。

四年消费记录在案 钱花得明明白白

该院外国语系大四的小秦给记者找出了4个记账本,“瞧!这就是我大学四年每笔消费的记录,大到买电脑,小到买支圆珠笔的钱都记录在案。”记者看到,记账本上工工整整记载着每笔“收入”和“支出”,还附有日期。

小秦养成记账的习惯始于学校从2002年开始要求进校学生填写“学年、学期学生消费记录单”的举措。小秦告诉记者:“学校一开始对我们进行了宣传和教育,我们其实非常抵触。但是学校有要求,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可填着填着就发现,以前都不清楚钱究竟花在哪儿了,一填单子才发现花钱好快。”据了解,记账成了大多数同学自觉的“功课”。目前,该校13000余名学生都加入到了记账的行列。

异常情况通报家长 贫困生有临时补助

据该校学工部蒋部长介绍,之所以设立学生消费记录单,是想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他们明白钱都花到哪儿去了,也让学校便于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有异常情况可以马上通知家长。对于最低月消费不足一百元的学生,学校会马上给予补助,帮助其勤工俭学。据统计,学生用于学习、培训、辅导的费用仍占总开支的40%左右。他告诉记者:“我们发现,自从填写记录单后,连大大咧咧的男生也细心地记录着每笔开销,而且不少学生开始变得节俭起来。”

新闻纵深

学生最高月均花费6000元

该校传播学院大一新生小陈家庭比较富裕,在今年9月入学时,母亲给了他15000元作为生活费。谁知刚进入11月,辅导员就从其月记录单上发现,小陈两个月总共花去了12000元,主要开销是“通讯费、衣服、抽烟、人际交往”。于是,辅导员通知了小陈的家长。小陈的母亲昨日来到学校,看着儿子的花费账单直摇头,“原来他买学习用品只花了那么一点点!”

据蒋部长透露,此前发现的学生最高月消费是1500元,而这笔开支在永川已算是不小的数目了。

各方说法

由抵触变成习惯

学生:据了解,该校大部分学生开始时也有抵触情绪,后来渐渐变成了习惯;不过仍有不到10%学生认为,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其隐私。

学生家长:根据学校记录的家长反馈意见,记者发现,所有家长几乎全都赞成“记录单”的举措,认为学校此举能让他们明白孩子的生活费主要花在了哪些地方,便于监管孩子的花销。

教育专家: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育专家张仲明认为,此举的正面效应肯定大于负面效应。他认为:学校的做法从细节处抓住了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消费观的关键点,甚至能让学生学会理财。当然,其负面效应就是减退了学生的人权观。

主管部门:市教委高教处一负责人表示,该校的做法能有效规范学生的消费行为,利于其成长,他们对此表示支持。

记者 杨珂 实习生 郭勤(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遭辞代课教师曾教出近百名大学生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