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大学高尔夫之争:许多发言者根本不懂高尔夫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1-9 11:17:33 来源: 新民周刊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建模拟训练场、购买球杆器具,花费差不多20万元人民币,“比建一个网球场还要便宜”。陈晓说学校的这笔投入相比建造真正的高尔夫球场“都不到人家的零头”,但作为训练场已绰绰有余。在这样一个简易训练场上,学生可以和在校外球场一样学到挥杆、推杆、击球等基本动作。有了功底后,陈晓会带着学生到校外的真实球场去“过把瘾”。

三分之一的课程就在校外的真
实球场上!训练课时将超过300分钟!

学生迟疑了。从铺天盖地的高尔夫训练班广告中,他们不难获悉校外球场过百近千的单次费用和高达10万元以上的黄金年费,这项贵族运动走进中国10年,价格依然不是平民所能企及。

难道仅是一次诱人的广告秀而已?

“最多一二百元。”陈晓不容置疑的口气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他告诉这些半信半疑中的本科新生,选修高尔夫的整个课程就只需要支付这一笔小额钱款,无需其他任何费用。而这笔钱的主要用途将是支付课程中多次往返学校和校外球场间所需的交通费用和餐费等。至于学生最为担心的校外球场租金费用,由学校全部包揽。

“财大果然财大气粗!”有人开始戏谑。陈晓却嘿嘿一笑,不露声色。他知道学校的“气粗”其实也就一两万元。在和校外球场的协商中,对方答应他一个学期的租场费用总和将不超过2万元。

“其实从建室内训练场,购买高尔夫球杆器具,到和校外球场协商低价租场,都是一家咨询公司(上海东华吉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帮忙。我们对这个行当是陌生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合作,开课将遥遥无期。”陈晓说。

未来的主流客户

陈晓赞不绝口的这家公司,其实早在2003年就已经和上海东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合作,推广高尔夫课程。2005年的时候,公司高尔夫高校推广负责人杨仁伟找到了陈晓,双方一拍即合,在该校的体育经营管理专业硕士点中开办高尔夫课程。

在杨仁伟看来,中国人对高尔夫运动一直存在着误读。他认为高尔夫本身并不是贵族运动,在新西兰打一场高尔夫只要20新币,非常大众化。所谓的贵族意义,其实是在高级俱乐部或会所打高尔夫时所享受到的高级服务。在国外,高尔夫球场包括会员制的高级俱乐部和低价的大众化球场。在高级俱乐部里打球,不仅有球童的随身服务,还有一干人等前后伺候,开车、背包、换球杆,任何举手之劳都有人服侍。但在大众化球场里,每个人都是自己弯腰捡球,自己背包步行,得不到任何贴身服务,价格自然也是相当低廉。

“国外的高尔夫已经普及到中学,但中国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目前绝大多数都是仿造国外高级俱乐部的行制,想要不贵族也难。”杨仁伟说这一现状让他看到了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加之本身蕴含深厚的高尔夫文化,决定了今后“接受过良好教育,社会的中上层人士”将是这项运动的主流客户。

这批未来的主流客户,现在就应该在我们的大学里!

杨仁伟的商机应运而生:让高尔夫商家挖掘未来潜在的客户。他所要做的就是在商家和高校间搭建起这样一个中介的平台。

“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国家现在打高尔夫的有三四十万人,出售杆具的商家所对应的消费人数也就这些。除了本地企业外,好多国外进口的杆具商也开始抢占市场,对他们来说突破现有的消费群、挖掘未来的客户,市场的潜力将是巨大无比的。同样,高尔夫球场会员也是如此,今天这些大学生可能还不具备消费能力,但谁又能说今后他们不会成为一个球场的白金会员呢。”

众多高尔夫相关企业开始对杨仁伟的想法表现出兴趣,校外球场、杆具生产商纷纷同意让利合作。租借给学校的高尔夫球场,租金由学校支付一部分,球场让利一部分;用于学生训练的杆具价格低廉到令人瞠目。在杨仁伟的这个平台上,学校和高尔夫商家都期待着双赢的结局。

“高校是块非常大的资源,商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投资,能更好地向社会未来的精英、企业潜在的客户去介绍自己的产品和企业文化。”杨仁伟说,随着高校客户群的不断扩大,一些商家已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在高尔夫课上使用自己的产品,了解自己的品牌,他们更希望拓展多种形式尽快打开高校局面。设立奖学金、举行高尔夫赛事、赞助学生活动等等,企业提出种种设想,他们渴望在宣传自身的同时,让社会也了解到他们在为教育事业尽力。“名利双收”是商界的黄金法则。

但不要忘了,商家也是盘算高手。未来客户包含的不确定因素,让他们把担忧直接摆到杨仁伟面前:企业花钱培养了大学生高尔夫素养,几年后待他们从潜在转变为实际客户时万一另择他家,这笔买卖又如何算得过来?!

本新闻共8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4  5  6  7  8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重庆一高校列表监督大学生每月花销
下一篇文章陕西一高三学生高考前将班主任杀死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