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里,你和爱人说过多少话?
办公室里侃侃而谈,回到家中沉默不语;酒桌上笑容满面,家庭聚会面无表情。上班的你,和下班的你,其实都是你,其实又都不是你。
春节长假里,除去和家人一起外出拜访长辈、亲戚,在家3天时间晓森和妻子几乎无话可讲,唯一对话的话题就是孩子。“平时我们都是各忙各的,早上走晚上回来,而春节期间,虽然我们每天见面,朝夕相处的时间增加了,却几乎连话都不怎么说了,两个人的关系是不是出现了危机?”作为妻子的艳飞显然不满这种现状。
平时每天早上全家就好像在打仗,晓森负责准备早餐,艳飞负责管孩子。“嘴巴里不停地催,‘上学要迟到了’、‘动作快”、‘你怎么就不能快点呢’……几句话持续到出门。”下班回家后,两口子带孩子写作业,一个做饭。“本来晚餐是全家人聊天的最好机会,可是因为孩子吃饭不乖,所以仅存的那点闲暇时间还得跟他折腾。好不容易把饭塞到各自嘴里,全家人继续各自忙活,一个带孩子做作业,一个洗碗打扫卫生。作业完成就要洗洗睡了,孩子迅速进入梦境。我们终于有自己的时间了,可一般都是各做各的事,老公玩电脑,我会玩会儿IPAD再去睡觉。那天我统计了一下,一天我们俩说话只有不到十句。曾经我们也是一煲电话粥最少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人啊!”
和艳飞一样,娜娜也遭遇了“交流昏迷”。结婚已有5年的娜娜和丈夫是研究生时的同学。丈夫虽然性格内向,但恋爱时两人如胶似漆、无话不说。婚后,老公的话越来越少,有时一周都和娜娜说不上五句话。而且老公只要一开口,往往是指责她办事不力,买的东西不合心意,做事情太鲁莽,似乎什么都不能让他满意。有时娜娜遇到麻烦,想和老公诉诉苦,他开口就是“你自己看着办”。春节里,只要一有空闲,他总喜欢单独行动,自己一个人外出,也不告诉娜娜去了哪里。
“其实我还是蛮喜欢闲聊的,家里来客,我总是笑谈陪聊,谈天说地。这既是融洽气氛,也是为了增进亲情友情。假如这时谁要夸我一句很健谈,老婆马上会蹦出一句‘他平时在家没话的’来回应。这大概也是她的一种发泄吧。”说起和娜娜有“交流昏迷”,老公也有一肚子苦水,让旁人不知问题出在谁身上。
“交流昏迷”各有各的理由
家是一个你可以安心吐槽,感受温暖,获得正能量的地方。工作上受挫,你对着太太吐槽“老板没人性,周末又要加班”,无论她如何回答,至少她不会给老板打小报告;当你爱得遍体鳞伤,哭着说“妈,我那么爱他,为什么他背着我爱别人”,她或许会说你不争气,可是,不会笑你;当你觉得力不从心,听着孩子的无忌童言:“爸爸,我爱你,我爱奥特曼”时,你能够获得一点元气,重新出发。
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的转换意识缺失,是导致夫妻“交流昏迷”的原因之一。在职场上,许多人已经付出很多精力,乃至在家庭角色意识上相对弱化、或者感到自己有心无力。上班时为达到工作要求,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去跟人交流,这样上一天班会觉得很累,回到家就想安静地休息。心理专家表示,很多人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都有这种回家后“累得说不动话了”的感觉,于是就表现出少言寡语或冷淡麻木的状态,但如果这成为一些人习惯性的休息方式,他们将来即使有精力进行交流,也不会这样做了。
在工作、应酬和家庭中,人们扮演的角色不同。在角色转换时,人们往往会忽略家庭角色对人的期望,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休息方式,没有很好地考虑家人的感受。此外,每个人精力都有限,工作繁重或急切希望有所成就的人,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工作上,而没有充足精力去关注家庭生活。对安静环境的需要可能导致他们对亲友表现出沉默、冷漠的状态。
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话很多”,是因为良好的心境和适合的氛围让他有说话的冲动。遗憾的是,现实生活并没有给人们创设很多“我要说”的情形,反倒是每天都在“要我说”的环境里说一大堆大话、废话、假话、违心话,还有人无奈必须每天磨破嘴皮地对人苦口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