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英称俄飞行员或真没听到警告:在叙领空遭击落(4)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12-02 22:31:48

      据《华尔街日报》的描述,奥斯塔彻曾在芝加哥Gelber Group LLC公司实习。Gelber一名交易员对他如此评价:“奥斯塔彻能够快速把握市场逻辑,这让他脱颖而出。”

      他在股指期货市场激进的投资策略,引起整个交易圈的关注,“俄罗斯人”这一绰号也广为业内人士所知。曾在芝加哥担任期货交易经纪人的John Lothian称,他成为业内话题已经很多年了。

      那么也许又有人要问,说重视理工科教育,中国人和印度人也很好啊,君不见硅谷的码农们基本都是中国人和印度人,为什么华尔街就喜欢俄罗斯人呢?

      金融街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我们常见的工程师工作状态通常是这样的:有想法就马上在电脑上敲下来,之后来来回回修改代码上十遍。

      而在俄罗斯,上机时间是以分钟计的,可供调试的时间非常有限。长期下来,俄罗斯人就学会了能够把错误降到最低的编程方式:事先考虑周全,然后把代码写到纸上,最后在紧张的上机时间督促下,高效完成编程.。.

俄罗斯籍人员Georgy Zarya(音译扎亚)、Anton Murashov(音译安东)掩护在中国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三年来非法获利高达20多亿元人民币

      于是,这些来自俄罗斯的程序猿们就很容易的在高频交易这一新兴领域打出了名声。事实上,这些俄罗斯还有很多其他奇妙的点子。再回到最初的伊世顿一案,这两个俄罗斯人从2012年就开始高频抄股指,三年挣赚取了20亿,最终却只跑了2亿,剩下统统被拦截在了国内,他们就没想过搞个好办法把钱转移出去吗?

      嗨,你别说,他们还真想过。据财新报道,这两位曾考虑使用比特币把钱转移到海外,试图每月购买1万个比特币,且要求都是新币(或因旧币存在交易信息而较易追踪)。

      但是比特币平台商还是很乖的,积极履行国家的反洗钱义务,要求对伊世顿公司进行实名认证审查,于是这场交易才最终未能达成。

      这些俄罗斯的高频交易员甚至已经能够影响到国家关系,美国政府就声称,俄罗斯试图利益高频交易摧毁美国金融市场。美国MarketWatch网站1月27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称三名俄罗斯外交官建立了一个间谍网络,重点关注美国对俄制裁的影响和飞机制造商交易等线索,希望通过使用高频交易来摧毁市场。

俄罗斯籍人员Georgy Zarya(音译扎亚)、Anton Murashov(音译安东)掩护在中国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三年来非法获利高达20多亿元人民币

      高频交易是否能够摧毁一国金融市场还不得而知,但其给市场带来不稳定的特点早已饱受诟病。伊世顿一案虽然已经破获,但如果不能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高频交易操纵市场谋取暴利就还会出现。

      国内,早在2010年,证监会就注意到了高频交易的风险,对高频交易、程序化交易进行全面摸底调查。2013年证监会再次透露,要起草法规对高频交易程序化交易进行约束。今年股灾期间,由于“程序化交易具有频繁申报等特征,产生助涨助跌作用,特别是在近期股市大幅波动期间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证监会再次将做空的排查目标锁定在高频交易程序化交易,中金所的多个账户因而被限制交易。

      今年8月7日,沪深交易所修订了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明确规定投资者在融券卖出后,需从次一个交易日起方可偿还相关融券负债,这意味着融券“卖出+还券”的交易闭环从此前的“T+0”变为“T+1”。与此同时,中信证券、华泰证券、长城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券商宣布临时关闭融券卖出功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