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本是个岛国。一个日本学者在答复美国学者的质询时说:“日本与贵国不同,贵国是建立在原野之上的,而日本是建立在一个群岛之上的。”岛屿这一地理形态对日本国民性格的影响至为深远。“岛国根性”一般说来是心气甚高,心眼甚小,偏执,坚忍不拔。历史上岛国与地理上接近的国家总是很容易变成世仇。英国和法国是这样,日本和朝鲜也是这样。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一定要关注其岛民心态。即使中国想修复中日关系,日本却未必真有这样的愿望。
四、日本一直渴望从一个“战败国家”走向“正常国家”。二战结束已近七十年,它的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这是日本全民族的愿望,人们可以延缓它,但无法阻止它。这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对此,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今天在日本,和平力量和右翼势力共存。日本今后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者之间的角力,当然也取决于国际社会对它的影响。从现在看,日本右翼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那就是过于依赖美国。日本的这些做法恰好被美国利用和引导,从而使日本离“正常国家”越来越远。日本的右翼其实是一群伪右翼。按照一般规律,在东方国家,左翼是民族主义者;在西方国家,右翼是民族主义者。民族主义者都具有极出色的民族自尊心。而日本右翼恰恰相反,一点民族自尊心也没有,全身心的投入美国怀抱,并毫不感到羞耻。
中日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对峙,背后的钓鱼岛清晰可见
五、1954年又是甲午年,那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年份。就在那一年,日本成立了自卫队,恢复了武装。同样是在那一年9月,日本民主党成立(此民主党非今天的民主党,而是右翼的“自民党”的前身),三天后,安倍晋三出生。安倍曾说过:“我属马,我将像强有力的、轻松跨越障碍的骏马一样,不退缩,不胆怯,排除困难。”据外媒报道,他在2007年下台后,深感自己执政经验和准备不足。为此,专门自费报名参加了多个政经补习班,恶补相关知识。他的目的现在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安倍舞剑,意在修宪”。他想使日本自卫队重新成为名副其实的军队,从而实现日本战后九十多位首相梦寐以求却未能如愿的目标,从而也使自己成为战后最伟大的日本首相。观其言行,我倒觉得他还有另外一个更宏大的目标:恢复日本民族的精神。二战后,对中国来说,固然国家残破,却在烈火中重生;对日本而言,则是精神遭到重创,整个民族精神上的完整性至今也无法恢复。在安倍的诱导下,目前日本政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各种政治派别竞相比试谁对中国的立场更强硬。日本政治右倾化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正朝极右化演变。这已经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需要引起我们的格外关注。
中国海警在船上拍照
六、现在预判安倍政权的长短,还为时尚早。安倍政权奉行的内外政策有很大的冒险性,但执政地位还比较稳固,与过去“八年七相”不同。对安倍失信、说话不算数等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个人品质,而应看到这是日本国家的问题。安倍参拜靖国神社,70%的民众支持;日本政府挑起钓鱼岛争端,80%的民众认为错在中方。安倍作为日本20世纪50年代后出生的右翼精英,其思想代表了一代人。
冲突甚或战争
中日两国“历史问题现实化”和“现实问题历史化”已形成恶性循环,如此发展下去,两国间会发生冲突甚或战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