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国产万吨“海兽”曝出海猛照:如一座大山(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11-19 01:29:56

      六、冷战时期中日友好,是对抗苏联的需要。冷战后中日友好,有弱化美日同盟、牵制美国的考虑。两个历史阶段中,美国都是重要角色。中、日为邻,永远无法改变。中、美两国作为影响世界的大国地位,也永远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是关系。目前,美国从历史和自身利益出发,需要日本和中国斗,却不允许日本胜,更不要说全胜。美日关系更复杂,对日本来说,美国既是对手,又是“恩人”。美国既是日本安全的有效保卫者,又是日本成为世界大国的最大障碍。美国利用日本,日本也利用美国。历史上给日本造成最大伤害的是美国,给美国造成最大伤害的也恰恰是日本。同时,美国主控着日本再军事化的步幅,也决定着日本对中国强硬到什么态度。日本国家战略既受到美国的强烈影响,又有想摆脱这种影响的强烈倾向。单凭日本自身之力很难战胜中国,美日同盟则有可能。中国崛起,是中国在寻求突破。日本挑事,也在寻求突破,它想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中、日都想破局,但都被美国限制着。中、日、美三国原有一个战略平衡,这个战略平衡被中国快速崛起打破了。

中日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对峙

      知 日

      1931年,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到日本访问,回国后他说,六十年来,中国人对日本人的认识和心理,是“抗日”、“师日”、“亲日”、“仇日”,但就是缺少“知日”。其实到现在,“知日”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一、越是愤怒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和理智。越是危险的对手,越要研究它,学习它。不吃透对手,不仅战胜不了对手,相反会让对手耻笑。中国对日本研究不够,而日本从始至终一直密切关注中国这块大陆,唯一不同的是:以往他们焦虑的是中国的衰弱会带给日本什么,现在则是对中国的强盛。因此,我才认为,把钓鱼岛问题当成是当前中日关系的重点和焦点问题,是战略误判。认为非重点问题就不会影响国家安全和改革开放进程,同样也是战略误判。

日本海上保安厅

      二、甲午战争中,日本在黄海海战中获胜。1895年1月,日本内阁做出决定,在原属清朝的钓鱼岛上建立国标,从此埋下了钓鱼岛问题的祸根。这次钓鱼岛争端再起,中央正确应对,打破了日本单方面控制钓鱼岛的局面。有一种观点认为,安倍政府上台后,在钓鱼岛问题上一圈圈拧螺丝,迫使中国不得不在他每一步举措后做出强硬回应,而这正好中了安倍的圈套。中国越强硬,安倍越高兴。有人认为,在有些问题上中国小题大做,使个别战术级别的问题被搞成了战略级别问题。其实,正是中方的“小题大做”,才一举夺回了钓鱼岛的主动权。钓鱼岛再也不可能回到20世纪80年代那种日本单方面管控状态。近代以来,日本曾两次打断了中国的发展进程,但前两次都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过于孱弱。现在中日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可以有效反制日本企图第三次对中国发展进程的干扰。如果再次被打断,这将是中国的耻辱,是日本最大的成功。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