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有危机感的马来西亚2003年接受美国军舰在其港口停泊的次数为6次,2012年之后次数增至4~5倍。马来西亚除了决定在南海沿海设立自主的海军基地外,还决定组建登陆部队。
关于原因,马来西亚的战略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分析官洛克曼(音译)分析称,“仅仅采取柔软的对华路线能行吗?在马来西亚政府内部出现了这样的质疑”。
如果马来西亚的轴心出现变化,东盟整体对华姿态的“重心”也将发生变化。目前东盟国家基本可以分为三派,(1)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的对华强硬派的菲律宾和越南;(2)接近中国的亲华派柬埔寨和老挝;(3)中间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
奥巴马与阮富仲会晤
围绕资源加强警惕
其中,很大程度上左右东盟整体姿态的是中间派。与马来西亚一样备受关注的还有人口占东盟总人口约4成的印尼。
与中国不存在南沙群岛领土所有权纠纷的印尼目前采取的是中立态度。不过,最近2、3年,中国舰船多次南下进入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的印尼纳土纳群岛附近海域,印尼内心加强了对中国的警戒。
因此,印尼军队与美军今年4月在该海域实施了侦察演习,8月实施了登陆演习。印尼海军相关人士表示“希望定期与美军举行演习”,此外还计划强化纳土纳群岛附近的海军基地。
泰国前总理英拉
印尼总统佐科的外交智囊团印尼战略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利扎尔·苏克马(Rizal Sukma)表示:“不过,我国必要的海军实力和现有战斗机仍有很大差距,将增强海军实力”。
另一方面,同为中间派的泰国则出现靠近中国的迹象。由于泰国在军事政变后受到了美国等国的制裁,最近泰国开始着手从中国军方购买潜艇。
全球近一半的石油和天然气(LNG)要通过南海,南海形势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日本的经济。因此日本也在密切关注成为南海形势风向标的东盟“中间派”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