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日本在联合国纪念日唱反调:因出钱不讨好(4)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10-27 18:47:08

      正是秉承宽容精神,东亚各国经过30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纵横交叉的“同心圆”合作架构。以东盟为中心,以10+1、10+3合作为主渠道,由10+6对话(东亚峰会)构成外延。中日都支持东盟发挥主导作用,虽然是“小马拉大车”,但也挺有效果。我们同时构建起蓬蓬勃勃的中日韩合作。

      现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要升级了,中韩自贸区也达成了,中日韩自贸谈判和16个国家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也已经开启。日本也同多个东盟成员国签署了区域贸易协定。
东亚区域合作和市场的整合与全球化是顺势和同节奏的,我们成功地赶上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潮,而且从中受益,许多国家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东亚也反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习近平与日本首相

      从1985年到2014年,全球经济总规模增长了6.2倍,而东亚经济体(东盟+中日韩)的经济总规模扩大了9.3倍,30年前,东亚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到17%,现在达到25%,可以说是四分天下有其一了。

      亚洲区域合作之所以取得这般非凡成就,中国和日本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程到本世纪初,中日两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抱负一直非常接近、努力也合拍,那也恰是东亚合作机制建设突飞猛进、各种创意层出不穷的时代。当时中国和日本出席东亚会议的代表团,都比着拿好主意,出创意。

      然而,近年东亚合作似乎不那么引人注目了,东亚会议往往被负面议题遮蔽。前几天美国智库学者问我,中国的东亚政策一直特别有效,好像2008年开始突然转向,是什么原因?

      我不认为中国的地区政策发生了变化,但是确实有多种作用力在冲击东亚合作进程。地区争议问题突出带来干扰,美国“重返亚太”强调安全议题增加复杂因素,国际金融危机也肯定会影响到区域发展。而中日两个东亚合作的重要推手相互关系紧张,对东亚合作必然有负面影响。现在两国代表团在东亚会议上很

      再去商量怎么推动地区合作了,在东亚区域合作平台上,过去大家是有默契的,就是要优先合作与发展议程,但现在这个传统被打破了,每次各国领导人难得一聚,却是常常被负面议题牵扯过多精力。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更是中断三年。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受到南沙争端的严重干扰。前几天一位新加波资深国际法专家说,所有《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成员都没有遵循承诺。我说你总要区分一下哪些国家是主动挑衅,哪些国家是应对吧。而这正是问题的要害。个别东盟国家偏离2001年签署的DOC原则,在南海采取挑衅言论和行动,中方不能不

安倍晋三

      出强有力的回应,一方面维护自己的利益,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遏制进一步的挑衅。东盟显然难以约束自己的成员,有的国家还拉日本和美国为他们站台。中国支持东盟联合自强,但无法支持东盟国家联手损害中国利益。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和日本都是贸易大国,因此对西太航线的自由和安全高度依赖和关注,这应是中日的共识点而不是分歧点。但日本在争议问题上表现出的偏袒态度,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人对日方意图的警惕。

      东亚合作平台上的“退行性”变化,将削弱本地区的竞争力,中日都不可能从中获益。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应合作推动东亚进程重获势头,最终也符合两国的利益。

      正如习近平主席讲的,“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中国需要坚定自己推动东亚区域合作的信念。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定程度上也源于在东亚合作中积累起来的灵感和经验,这些新议程的推进,将为东亚合作提供更为宽广的舞台。当前重要的是,

      引导地区议程回归积极内容,重新由合作事务主导,而不是总被消极和争议的问题把持。期待中日关系和东亚合作早日回到敞开心扉地对话、宽容互惠地合作的轨道上来。

      前不久杨洁篪国务委员赴东京出席了中日第二次高级别政治对话,释放出希望两国为关系改善共同努力的信号。中日韩首脑会议也有望下月初在首尔举行。所以,形势的发展令人可以保持谨慎的乐观。(作者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更多恐怕是彼此的回避和怀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