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中国央行尤其加大了抛售美国国债的步伐。
8月11日,中国央行引导人民币贬值之举令投资者大感意外。中国央行官员称,随之而来的抛售潮令他们有些措手不及。之所以出现大范围的抛售,原因在于投资者担心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将允许人民币进一步贬值。
为抑制这股抛售狂潮,中国央行随后一直在买入人民币、抛售美元,阻止美元兑人民币突破人民币6.40元左右的水平。
中国连续5个月减持美国国债
据接近中国央行的人士透露,该行的内部估测显示,为稳定人民币汇率,仅8月份一个月该央行就投入了1,200亿至1,300亿美元。
抛售美国国债的并非只有中国。从美国财政部可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份,俄罗斯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量今年减少了328亿美元。
台湾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减少68亿美元。由于油价下跌而受深其害的发达国家挪威,它所减持的美国国债规模达到183亿美元。
一些分析人士多年来一直警告称,持续的财政赤字使美国国债市场容易受到外国购买规模减少的影响。
不过,也有一些央行选择了增持美国国债。截至今年7月,印度持有的美国国债由上年同期的797亿美元增至1,163亿美元。而截至今年9月,美联储共持有2.4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并且预计它在短期内不会抛售。
交易员称,中国的抛售是近几个月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暴跌之际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保持在近2%水平的一个原因。2013年年中美联储准备结束月度购债引发市场恐慌之前,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低至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