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中国向世界发出最强音:我们绝不当全球霸主(2)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10-25 11:41:51

      中国为何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问题一直是各方热议的焦点问题,习近平对此是如何论述的呢?

      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的演讲对这一问题有两点阐述: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在经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的失败尝试后,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后,又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发展中不断变革,最终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习近平引用了一句古语,“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看看中国改革开放37年来的成果: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近10%,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这还不能说明“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吗?

      国家主席习近平21日在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

中国为何总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在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在变。在很多外国人眼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现在可是有钱的国家,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不少中国人“买买买”的身影。

      不过,我们自豪的同时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虽大,但中国的人口更多,很多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访英期间,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演讲时也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习近平表示,“按照中国的标准,中国还有7000万人没有脱贫。按照联合国标准,中还有2亿左右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此一算,中国与发达国家确实还存在不小差距。

      中国一再强调自己是“发展中国家”,是不是想要逃避国际责任呢?当然不是,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该承担的责任一项不落,援助、维和都有中国的身影。再看经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接近30%。习近平也表示,“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

      过5000亿美元,还将有超过5亿人次出境参观访问、旅游购物。”这对世界经济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不会关上

      从1978年算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持续了30多年,未来是否会继续扩大开放?这是国外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中国经济持续繁荣

      其实,不必担心。习近平已经多次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而且“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

      这次访英,在中英工商峰会上,习近平也说了,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根本之道。“中国将继续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寓中国发展于世界繁荣发展之中”,开放地欢迎世界,开放地融入世界。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投行大门一直向美国敞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带一路”会不会搞成中国的“私家小路”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已进入实施阶段。商务部日前透露,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达到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

      虽然今年年初“一带一路”就已获得沿线50多个国家响应参与,但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还有对“一带一路”的质疑声。他们认为,“一带一路”最终会搞成中国的“私货”。

      针对这种声音,习近平在中英工商峰会上回应,“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一带一路”是多元的,涵盖各个合作领域,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一带一路”是共赢的,各国共同参与,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这条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习近平这句话给各国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