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李嘉诚撤资并非偶然:中国如今存在四大风险?(3)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10-21 18:12:10

      李嘉诚走了:他的资产原来都转移到这里了

      9月中旬,长实地产在香港的销售总额已超过250亿港元,提前完成了今年年度目标,并有望突破去年成绩。这个成绩或许一扫因香港股价低迷导致的长实地产重组上市以来股价下跌的阴影。

      事实上,始于上半年的李氏商业帝国大重组,或许已经开启从超人父亲过渡到守业儿子的时代。250亿港元的业绩,是李氏二代交出的第一份李氏商业帝国地产业务的成绩单。无论是内地及香港地产业务的不断收缩,还是海外投资步伐的加快,战略布局及投资风格的变化,无不显示出李泽钜的风格与特点。而近两周前的长江基建合并电能实业,或将为李氏父子大规模海外并购准备更加充裕的资金。

      而除了李氏父子,九龙仓、新鸿基等其他港资房企在内地也出现了战略布局的分化与调整。这背后共同的原因是内地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与转折期,黄金十年的结束、白银时代的到来,必将引发更多的房企加入到调整的阵营。

英国女王接见李嘉诚

      在商言商,是永恒的商业规则。无论是李嘉诚还是其他港资房企,都将遵循这一规则。

      华人首富的账,永远算得精;超人的谋略,永远是先见之明与深谋远虑并存。

      自1986年,李嘉诚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后,李氏商业帝国的海外投资之旅就再也没有停止——1996年将Orange电讯公司在英国上市;2010年长江基建以9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电网公司,当年2月又将奥地利第三大移动通信公司收入囊中;以1550亿港元收购英国电网、水务、燃气资产,13亿欧元收购奥地利3G通讯业务,7.18亿港元收购加拿大电厂资产,97亿港元购入荷兰能源公司……至今,李氏商业帝国的海外版图已遍及欧洲、开曼群岛、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其在英国的投资,被形容为“买下了整个英国。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发表演讲

      随着近年来不断抛售内地及香港的商业物业资产,李氏商业帝国也加速了海外投资步伐,2013年至今,这一节奏明显加快。投资遍布电信、基础设施服务、港口、商业零售、地产等领域。

      2013年1~6月份,李嘉诚相继收购了新西兰Enviro Waste废物管理公司、亚洲货柜码头全部股份、荷兰AVR-AfvalverwerkingB.V.废物转化能源公司、爱尔兰O2业务。公开资料统计显示,仅2013年上半年,和记黄埔110亿港元的资本开支中,有76亿港元投到欧洲地区,占比高达69%,香港与内地则仅占14.3亿港元。

      今年以来,除了长实地产重组上市、长江基金合并电能集团两项大的资本重组计划,李氏商业帝国的海外步伐仍然快马加鞭。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