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中国歼20用上3D打印技术:外国同行不敢相信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10-09 18:58:01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航空航天作为各方面顶尖技术的集大成者,需要各个行业的全面、均衡发展作为基础。材料作为构成各个部件的基础,自然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航空航天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有了“一代材料,一代航空”的说法。今天,复合材料和钛合金材料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航空技术的一次飞跃,实际上,人类的航空发展史也是航空材料的发展史,但复合材料和钛合金零件生产却非常麻烦。

      据悉,传统的钛合金零件制造主要依靠铸造和锻造,其中铸造零件易于大尺寸制造,但重量较大且无法加工成精细的形状。锻造切削虽然精度较好,美国F-22战机主要承力部件便是大型铸造钛合金框。但是零件制造浪费严重,原料95%都会被作为废料切掉,而且锻造钛合金的尺寸受到严格限制。中国的激光3D打印技术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我国首次展示的某型战斗机超大尺寸钛合金件

      据外国媒体称,目前,中国歼-15、歼-31和歼-20战斗机都使用了激光3D打印技术,而歼-31战机至少有4个激光成型“眼镜式”钛合金主承力构件加强框。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使用激光成形超过12平方米的复杂钛合金构件的技术和能力,并已经成功投入了多个国产航空科研项目的原型机和批产型号的制造中,比如C-919客机的大型机头整体件和机鼻前段,也都是中国通过激光3D打印生产的,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并且成功批量装机的国家。

F35内部结构图

      有趣的是,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激光3D打印生产铝合金和钛合金材料的国家,但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试验了一个F/A-18C战斗机激光3D打印零件之后,就在这项技术上始终没法获得比较大的技术突破,据资料显示,这架F/A-18C战斗机的零件出现了明显的裂缝,显示其结构强度远远达不到飞行要求,而解决强度和静力疲劳问题这个难题,却被中国军工人率先攻克。

      诚然,在技术上,中国还有很多地方落后于美国,但是中国人只要脚踏实地,刻苦攻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解决不了的难题,在技术上,没有谁会永远领先,也没有谁会永远落后,强者必须自强。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