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50-60年代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中写到,“欧洲人要痛定思痛,用50到100年的时间,推动欧洲内部进行一次大革命,最终使欧洲得以恢复原状。”可见英国人并不甘心帝国的没落。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曾被外界戏称为美国的跟屁虫,可是他却在回忆录《旅程:我的政治生涯》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我想改革英国,使它保留20世纪初、身披世界最强大帝国斗篷的骄傲,同时,面对21世纪的到来,不会由于那件斗篷不再合身而自觉衰落和衰退。”这也同样证明了英国人的不甘心。英国资产阶级历来老奸巨滑,是最善于在适当的时候作出妥协的一个阶级。
“妥协”不是屈从,而一种“伪装”,实际上就是韬光养晦寻找时机东山再起。可惜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统天下,要想取代美国只能寄希望于美国自己犯错衰退。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英国最积极鼓动支持并参与美国一切的对外军事行动。
在美国发动的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中,法德等欧洲国家就频频提出反对意见,只有英国最坚定的支持和参与。而恰恰是这两场战争消耗了美国的真气。
如今美国的独霸全球战略消耗了自己,与新兴力量崛起相对应的是美国实力的下滑。美国的霸权战略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世界大变革时代已经来临。这样英国的机遇就来了。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对美国落井下石可以加速美国的衰退。正是因为看清楚了美国的衰落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英国人才敢冒天下之大不为带头加入亚投行。
其实,英国人一边对华示好,一边唱衰美国,并不是想帮助中国对抗美国,也并不是完全为了拆美国的台,恐怕也有间接挑拨中美关系之嫌。中国的表现越好美国对中国的威胁感就越强,美国遏华的力度就越强硬。
搞臭了美国自然就突出了英国的金融经济地位。在大变革时代,英国自然的就站据了有利的位置。这就是英国人何以带头唱衰美国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