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国军革命军第三十八支师副师长齐学启养子):病房里面孙立人去看他,就说如果你万一忍受不了那你回去,因为你忍受不了痛苦,你忍受不了肉体上的痛苦你还能做军人吗,如果你受了伤要把腿锯断没有麻药。
解说:恶梦般的美式训练培养了孙立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回国后宋子文指派他执掌财政部税警总团,然而淞沪一战不仅孙立人身负重伤,税警总团也被完全打散了。这里是湖南长沙,伤愈归来的孙立人受命重组税警总团,在当年清华大学的长沙校址,如今的中南大学孙立人与清华老同学齐学启,开始了一次影响深远的部队重组。
在财神爷宋子文的支持下,孙立人很快就备齐了重建所需的条件,然而当年税警总团的精锐已被国军个派大佬瓜分殆尽,此时的孙立人只能选择就地征募新兵。临阵磨枪的孙立人有了意外的斩获,坚韧机睿的湖南人让他很快便组建起一支独具潜质的部队。
齐云(国军革命军第三十八支师副师长齐学启养子):他对湖南人或四川人总是赞不绝口,抗战的时候湖南人能吃苦啊,他还不是蛮干他还能动脑筋,士兵们也是这样,很聪明很灵活。
解说:在湖南重整旗鼓的孙立人不会料到,这支几乎完全由湖南人组成的部队新编38师,三年后将跟随自己远赴千里之外的印缅,在丛林战场中历练为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一军。
陈晓楠:事实上孙立人和湖南人的缘分远不止与此,新38师的副师长孙立人最倚重的战友齐学启正湖南人,而日后和孙立人一道在印缅战场上成为史迪威左膀右臂的新六军的军长廖耀湘也是湖南人。在三年后的印缅战场,由湖南人组成的新一军和由湖南人执掌的新六军将一同扛起印缅战场的大旗。
而实际上守住印缅便是守住了对华援助的物资补给,也就是守住了中国抗战的生命线。这些勇敢顽强的湖南伢子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将会建立前所未有卓着功勋,也将在异国他乡留下长达毕生的家国思念。
解说:面对现代战争,中国军队将如何点燃机械化进程的星星之火?而首支机械化部队的诞生,又将引发怎样的权力博弈?《雄关漫道—抗日战地记忆》“生与责”正在播出。
陈晓楠:淞沪及南京会战之后,国民政府实现了自己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意图,但是其代价也相当惨痛,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设立所得税,所以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海关。可是从北到南,天津、宁波、上海等主要的沿海沦陷之后,国民政府马上丢掉了大半的收入,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为了支撑前方军队和后方预备役人员,国民政府的开销比战前增加了十倍以上。对于蒋介石而言,这场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人员伤亡,还有一笔难支付的无底账。
解说:全面开战后,经济紧张的气氛笼罩在整个国军队伍,就连尚在军校里的学生也能够明显感受到此时国家的艰难。
章东馨(《父亲的战场》《国家记忆》作者):中央军校的炮兵训练,实弹射击啊,打多少发炮弹要校长蒋介石签字。你今天你无法想像说这个部队一次训练打多少发炮弹,多一发少一发可是蒋先生定的,你就知道这个国家这支军队到底有多困难。
解说:淞沪一役中国付出惨重的代价,然而也给愤懑的国人一剂清醒的认识,国家的实力实在比敌人差得太远,要抗敌辱还得实事求是从长计议。淞沪之后,慷慨热情的大学生再也不到政府请愿示威,而政府也进一步意识到建设机械化军队的重要性。
在淞沪会战中,国军是穿草鞋徒步走,乘车还经常受到日机袭击。杨森的第20军,9月1日奉命开赴淞沪战场,从贵州出发全凭两条腿,一直走到湖南辰溪方才乘船,从长沙坐火车运到前线已是10月8日,足足用了37天。
实际上国民政府早在1932年就成立汽车训练班,聘请德国顾问教授各种车辆驾驶、修理、战车战术以及数理化文化课程,并建立机械化部队准备人才,然而那时的准备不过是10余辆摩托车和一车奔驰履带拖拉机,所谓战车则是用普通汽车加装钢板号称装甲汽车。
1935年夏,蒋介石在南京丁家桥组建交辎学校自兼校长。一年后,该校改组为辎重兵学校和机械化学校,自此培养机械化兵种的专门学府才正式在中国诞生。
韩德明(中国驻印军独立战车营第一连连长):徐庭瑶呢,第一任交辎的创办人,那是报上这个了,他是机械化之母,后来成立机械化学校徐庭瑶就担任机械化学校的教育长。
解说:同年陆军装甲兵团在南京成立,国军其它兵种的团长都是上校,唯独装甲团团长杜聿明授少将军衔,并且军衔自成体系,以音白色为底色处处彰显出国府的重视。1937年淞沪之战,杜聿明率装甲兵团的两个连参战,尽管是杯水车薪之力,却也是中国机械化兵种的初次亮相。
星星之火很快就点燃了希望之光,1938年初第一支机械化师200师成立,装备有俄式九吨半战车、德式装甲汽车、奔驰柴油卡车、美式福特八缸卡车,杜聿明任师长。1938年底200师扩编为新编第11军,1939年新11军改用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