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鲜为人知:回忆毛泽东的五天乞讨生活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7-26 08:40:09

  

作者肖瑜,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期间的校友“我有一个新计划,决定做一段时间的乞丐。身上一个钱也不带,去作长途旅游,吃、住问题,打算用乞讨的方式来解决。”毛泽东很是激动,“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他问道……1917年,我在楚怡中学任教,毛泽东仍在第一师范读书,常来找我聊天。

  “假期怎么过?”毛泽东问道,“你有什么打算呢?”

  “我有一个新计划,决定做一段时间的乞丐。身上一个钱也不带,去作长途旅游,吃、住问题,打算用乞讨的方式来解决。”

  毛泽东很是激动, “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他问道。

  “当然可以。”

  一天清晨,我们就踏上了通往宁乡县城的道路。我们边走边谈,过了漫长一段时间,我们感到很饿。

  毛泽东说,“我们开始行乞吧,我已经饿得要命了。” 毛泽东问路旁小食店的女人,“你知道附近有读书人家吗?”她说:“在小店后面住着一位姓刘的老绅士。”

  “润之,”我嚷道,“刘先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了!”我们走到一座堂皇的住宅前,敲门。刘翰林终于走出来了。他年约70岁,他带着惊奇的眼光注视着我们。当他明白我们的来意后,过了一会儿,他爽快地给了我们一个红纸包。我们向他告别之后,打开纸包,一下子富了起来,纸包里有40枚铜板。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小食店,不一会儿就饱餐了一顿,每人只花了4枚铜板。

  后来,我们沿路乞讨,农舍相隔二三里,讨到的只是些冷饭冷菜,半饥半饱的。我们深深感到,讨饭与在饭馆里吃饭是何等的不同!

  我们来到了沩山,找到一户人家,一对和善的老夫妇给了我们足够的饭菜。老人对我们说:“你们两个小伙子看上去决非乞丐,可为什么以乞讨为生呢?”

  “我们家境不好。” 毛泽东答道,“但我们想旅行,因此惟一的办法便是一路乞讨。”

  他说:“当叫化子没什么不好,叫化子总比强盗好得多!”

  “叫花子是最诚实的人,”我辩解道,“甚至比做官的都要诚实得多。”

  我们走了好几天才到达安化县城。由于饥一顿,饱一顿,我们很饿。一天清晨,我们身无分文走进一家茶馆,叫了茶和早点。吃过之后,我们商量如何去付款。我建议毛泽东留在那里记日记,我则到街上看看有什么法子。

  花了一个半钟头的时间,我只讨到21文钱。最后我们想出一个办法,用讨来的钱买些纸,然后写些对联,送给店主,这是一种知识分子的乞讨方式。

  在头一家店铺里,店主看了对联后,面带笑容地递给我4个铜板。我如法炮制,返回茶馆付了款。

  离开安化之后,我们到了益阳县城。我突然发现墙上贴着县长告示,我认识县长。我们俩决定去看看他。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