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早期,埃克特Alkett公司被要求在克虏伯Krupp公司的协助下开发一种新的突击炮(步兵支援型自行火炮)。原型车在Pzkpfw IV式坦克的改进型底盘上开发。
“灰熊”还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战斗室内的狭小空间,不到40发的150mm炮弹只给五人车组留下了很少的操作空间,所以身高较高或体胖的乘员显然不适合这种车辆。IV式突击炮为街道巷战而设计,在对付步兵掩体、战壕和建筑物以及坚固碉堡方面非常有效。
小部分中/晚期生产型的“灰熊”还被用作指挥车,配备了额外的电台和天线,编号Bef.Stu.Pz.IV。克虏伯公司还计划过用“灰熊”的底盘和车体建造一种IV式自行反坦克炮,装备43型71倍口径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 L/71),但一共只造了一辆原型车。
IV式突击炮“灰熊”的第一次露面是在1943年夏季随第216突击炮营(陆军中校荣根费尔德(Jungenfeld)的第656重型猎坦克团的一部分)在库尔斯克作战。荣根费尔德在库尔斯克会战后获得骑士十字勋章,在随后的哈尔科夫作战后晋升上校。第216突击炮营后来活跃在意大利的安奇奥战线。后来另外三个突击炮营——第217、218和219突击炮营组建后分别在东线和西线活动,每营装备46辆“灰熊”和85辆其他车辆(如SdKfz.9装甲车等),他们在前线一直作战到战争结束。“灰熊”还装备了一个特殊单位——第218连级特遣队(Kompanie z.b.V. 218),出现在镇压华沙起义的德军部队中。“灰熊”在部队中还另有一个外号“斯图帕(Stupa)”。
iv式突击炮正式获得了灰熊brummbae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