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揭秘王震和他的359旅:在新疆上演南泥湾奇迹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7-23 15:40:51

  每天清晨,在塔里木河北岸的阿拉尔绿洲上,都会飘起南泥湾的歌声。歌声是从359旅小学里传来的。这座学校是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晓明捐助的。

  359旅曾经是贺龙率领的120师的一支精锐之师,在它远赴新疆的征途上,始终牵挂着这位元帅的思念。

  这座学校是359旅在开发阿拉尔荒原的时候创办的。50年的岁月,孩子们的心中一直牢牢记忆着父辈们为这里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歌声连接着历史,而这些历史仍然沉淀在和田的沙漠深处,成为老兵们情思梦绕的旋律……1949年11月28日,李炳清所在的359旅719团刚刚抵达阿克苏,便传来了敌对分子阴谋在新疆和田策划武装叛乱的消息。将士们鞍马未卸,又经历了一次更为艰难的行程,步入了被当地群众称为进去出不来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经过18昼夜的艰苦跋涉,719团长途行军790公里,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叛乱计划。

  随后,719团将它的3个营,驻扎在和田地区最贫困的于田、洛浦和墨玉县,这里全部是被沙漠隔绝的地方。官兵们从此以后就像红柳和沙漠植被一样与荒地为伴,长在新疆南部最偏远的土地上。

  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时,他们被划归到兵团农14师47团,都变成了屯垦戍边的军垦职工。

  在47团的团部旁边,有一片地叫“三八线”。

  这是一块300米宽、800米长的条田,田里田外两种命,阴阳相隔不同天。“三八线”是719团老兵的坟墓园。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