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全面解析毛泽东决策对印反击战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18 01:03:23

  战争的现实打碎了尼赫鲁的梦想,中国军队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将印度军队赶出了中国领土,全歼印军三个旅,基本歼灭印军三个旅,另歼灭印军5个旅各一部,总计8900余人。

  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在下决心对印度反击时,就已周密思考好:在军事上把印度入侵者打回去后,在政治上如何处理?当时印度标榜是不结盟的国家,美国、苏联都在争取它、吹捧它。美国给它一顶桂冠,称印度是“西方民主自由的橱窗”;苏联给它的桂冠是“向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它又是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万隆会议的发起人;跟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尼赫鲁被誉为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代表人物等。打了它怎么办?不仅当时美国、苏联要在这个问题上大肆叫嚷,而且也可能造成一些亚非国家的误解和疑虑。为此,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给这次自卫反击规定了几条原则:第一,我们的部队只打到喜马拉雅山脚下,到鹰窠山口,比里山口,莫吉山口就停下来;第二,主动撤退到实际控制线以北;第三,主动交还俘虏;第四,主动交还枪支等。

  尼赫鲁写信给美国总统肯尼迪,请求美国出兵来阻止所谓的中国侵略。中国的主动迅速撤军,尼赫鲁的信可收不回来了。印度要求美国出兵来打中国,那算什么反帝、不结盟呀!尼赫鲁不敢把信的底稿送到外交部去,而把它存在总理办公室。这件事是在英国记者马克斯威尔所著《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揭露的。

  中印边界之战,中国政府不仅在军事上打退了印度的蚕食侵略,而且在政治上也获得全胜。毛泽东在这场斗争中,表现了高度的政治智慧。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