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冲淡殖民主义留在地下室里的恐怖气氛,恩克鲁玛又破例引导周恩来、陈毅等人上楼,到夫人和孩子们住的房间参观。上得楼来,气氛就大不一样了。他的家庭,是一个“种族团结”的家庭,除恩克鲁玛是黑种人外,他的夫人是一位漂亮的埃及白种人,孩子的皮肤则呈棕色。恩克鲁玛把夫人介绍给周恩来认识,并亲切交谈。这样的礼仪,是极少的。因为在非洲,只有自家人才能看见家中妻子的容貌。可见恩克鲁玛没有把中国贵宾当外人。
从楼上下来,周恩来意外地发现城堡里还放着一台乒乓球案,知道恩克鲁玛与自己有着同样的爱好,便提议与恩克鲁玛“赛”一场球。
两人愉快地操起拍子上阵,由陈毅元帅当裁判,总理的卫士长成元功作副裁判,你一来,我一往,乒乓球桌上发出了轻快的、有节奏的响声。虽然两人球技都不算高,但这场球意味深长。当时就有人赞叹:“这是国际乒乓球赛中级别最高的一次,在国际乒乓球赛史上应该占有辉煌的一页!”在恩克鲁玛处境维艰、十分危险的时刻,周恩来提出如此轻松愉快的建议,它深远的政治涵义,世人是不言而喻的。恩克鲁玛的紧张心理,这时一也得到了极好的调节。
以后的会谈,都是周恩来亲赴奥苏城堡进行。他劝恩克鲁玛:“为安全起见,你不必到宾馆去回拜。”对中国总理在最危难的时候处处表现出来的体谅和照顾,对周恩来的这种巨大支持力量和慰藉,恩克鲁玛甚为感激。他也知道,这件事在世界政治、外交史上是罕见的。为此,恩克鲁玛在会谈中对周恩来说:“我代表大家一致的意见认为,过去我们也有客人,您这次访问对我们的情况作了仔细的分析,所以您的访问,是所有对加纳的访问中最好的一次访问。”
这件事,给周恩来本人也留下了极深的记忆,以后他多次提及。
中国政府代表团在特殊情况下访问加纳的消息,立即被早已云集加纳的记者报道了出去。这件事,在非洲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代表团访问加纳后,立即就有几个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向周恩来发出了访问邀请。
遗憾的是,一九六六年初恩克鲁玛执意要去越南调解越南战争,二月二十四日,他途经北京并进行访问时,加纳国内再次发生军事政变,他领导的政府被推翻。在这之前,周恩来就曾劝他不要离开首都阿克拉,但他既然来了,国内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周恩来又提出让他留在北京。恩克鲁玛婉言谢绝了老朋友的真情,因中国离非洲太远,他还是经莫斯科去了几内亚。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给予他“几内亚共和国两总统之一”的名誉称号。
首访非洲,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对新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真诚的援助,这些援助不仅仅是道义上的,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援助。
周恩来每到一个国家,几乎都要谈定一笔援助数额。尽管对于中国有限的财力而言,中国的援助数额与超级大国的某些援助相比,并不算多,但却是雪中送炭。更重要是,中国政府的援助真正是用来扶助非洲国家的民族经济,帮助解决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即“用在刀刃上”。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一些国家的米厂、皮革厂、卷烟厂建立起来,一些国家的编织业、茶叶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的援助,最大的特点是真诚、无私、相互平等、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要求任何特权。这点得到受援国家的高度赞赏和感谢。
在加纳和马里,周恩来彻夜难眠。他在考虑:中国的真诚援助,必须产生深远的影响,应当让非洲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政府的对外经济原则。一个重要的举措,便在进入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酝酿、出台了……
一九六四年一月十四日,周恩来在同加纳总统恩克鲁玛进行了两次单独会谈后,晚上从奥苏城堡回到住处仍在思考,不能入睡。明天将是访加的最后一天,是该适时地宣布中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援助原则了。当晚,他沉思良久,提笔写下了这样一份提纲:
援外原则八项:
1.平等互利;2.尊重主权、不附条件;3.无息或低息贷款;4.有利自力更生;5.有利国家收入,积累资金;6.国际价格,按价论值,保证质量;7.技术出口;8.专家待遇一律平等。
这份提纲,笔迹苍劲有力,内容简明扼要。虽然是用来做全面阐发的提纲,但其完整的内容,经过一夜的酝酿、思考,已经存入周恩来的脑海中。
第二天(一月十五日),周恩来与恩克鲁玛举行最后一次会谈,他首次在非洲大陆提出了“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