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汽车才缓缓开到位于海滩旁边的漂亮的“美景别墅”。这是一座按几内亚民族风格建造的宾馆,客厅里,挂着毛泽东主席和杜尔总统的巨幅画像。尽管工作人员已经做好了安排,但杜尔总统似乎还不放心,他亲自陪同周恩来到了卧室里,直到观看各处都准备妥当后,才慢慢离去。
杜尔总统是个活泼、开朗的人,胆大而且心细。这些倒有点像周恩来的性格,他俩后来成为“老朋友”,也能说一些交心的话。
当晚,杜尔总统和夫人特意举行盛大的文艺晚会,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接风。周恩来在文艺演出开始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高度称赞了几内亚美丽富饶的国土和勤劳勇敢的人民:
我们带着中国人民对几内亚人民的真挚友谊,前来访问你们共和国,我们有机会同总统阁下,同几内亚各界人民的代表欢聚一堂,感到亲切和偷快。几内亚政府对我们的殷勤接待和人民对我们的热情欢迎,使我们深受感动。
我以陈毅副总理和我个人的名义,向我们慷慨、好客的主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几内亚共和国是富饶和美丽的,几内亚人民是勤劳和富有才干的。正如塞古·杜尔总统所说,几内亚是一个没有被打开的“百宝箱”。我们深信,几内亚人民一定能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这个“百宝箱”打开,一定能够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繁荣富强起来。
周恩来还激动地表示:
几内亚人民可以相信,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将永远是几内亚人民可靠的、忠实的朋友。
自从抵达科纳克里当天接受几内亚群众按民族传统赠送的柯拉果后,周恩来对几内亚以及非洲的水果印象极深。一月二十三日这天,塞古·杜尔总统陪同他乘汽车前往金迪亚市访问。在这个市,他还特意参观了水果研究所,了解热带水果的情况。最引起周恩来注意的是几内亚的热带粮食作物--木薯。这种东西在中国国内也有,但却是有毒的,不能生吃。几内亚的木薯则是无毒的。杜尔总统用手掰下来两块,当场吃了一块,又拿了一块给周恩来。周恩来亲口品尝后,的确无毒。几内亚方面向周恩来介绍了木薯的特点和栽种情况。热带植物,令中国客人们大开眼界。
从金迪亚回科纳克里时,杜尔总统又换了花样。他执意要与周恩来总理一起乘直升机回去。这件事杜尔总统是头一天晚上就酝酿好的。但当时中国代表团中有关人员并没有同意,考虑到几内亚大部分为高原和山地,在热带气候中乘坐苏联制造的直升机有一定危险,尤其是中国代表团刚刚从加纳的险情中舒缓了一口气,怎能让周总理再冒一次险呢。中国礼宾官就和卫士长等人商量,认为直升飞机坐人有限,又有安全问题,建议几内亚方面取消这一安排。礼宾官报告了总统。杜尔却说:你们不要担心,这事由我自己去跟周总理说。晚饭时,杜尔真的向周恩来谈了这项冒险而又有趣的安排。他有几分得意地说:“我开飞机送你和陈总,我们的议长、国防部长陪同,有一个翻译随行就可以了。”周恩来愉快地答应了。但中方人员还是私下里向总理表示了担忧。没想到周恩来却笑着说:“人家总统、议长、国防部长,一、二、三号人物都能坐,我为什么不能坐?”第二天,果然只有一个翻译跟着周总理和杜尔总统等上了直升机。
上了飞机后,周恩来和陈毅真是大开了眼界。但下面的成元功等人着急得不得了。他们只好赶紧坐上汽车追赶,还不断地仰望天空,为总理和总统等人的安全捏着一把汗。直到看见杜尔总统驾驶的直升机在目的地安全降落,大家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随员们知道,周恩来是从来不怕危险的,他一生多次遇险、履险,每次都化险为夷。
一月二十六日晚上,周恩来一行结束对几内亚的访问,踏上专机,前往第八个非洲国家--苏丹共和国访问。
一月二十七日下午三时,专机终于抵达苏丹首都喀土穆。在这个尼罗河畔的国家,代表团安排了两天半的访问时间。
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达苏丹之时,正值苏丹局势动荡不安之际。但是,苏丹政府有意安排了极富政治意义和浓重礼仪的接待方式。他们提议周恩来和陈毅从机场到市区再到宾馆一路上乘坐敞篷汽车行进,好让首都喀土穆的人民一睹中国贵宾的风采;也表明苏丹现任领导人的政治影响。然而,代表团负责安排礼仪的官员考虑到安全问题,对苏丹政府的提议表示了异议,并未经周恩来、陈毅知晓而改变了苏丹方面的计划。
进城来后,周恩来才知道我方改变了苏丹政府原先安排的事。他非常生气。因为错过了一个与苏丹喀土穆人民直接、亲近地见面的机会。他严厉地批评了有关人员:你们顾虑太多,没有从大局考虑。他立即指示代表团有关人员,尽快同苏丹官员协商,在代表团离开喀土穆时安排他和陈毅从宾馆到机场沿途乘坐敞篷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