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累斯顿博物馆推出大轰炸特别展览,展览导言明确指出,“德累斯顿只是二战期间被摧毁的数以千计的城镇之一。二战自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欧洲投降结束。”导言还说,德累斯顿大轰炸挽救了部分生命:如果德累斯顿继续存在下去、那些“犹太人、政治犯、奴工”就可能惨遭杀害。
博物馆并没有淡化恐怖,但是它并没有仅仅描绘战争的恐怖,并不把行动和后果分家,而是把大轰炸融入欧洲战争以及战争的起因。
德国总理就二战德国行为道歉
“恶有恶报”
在德累斯顿老市场广场,当年6865轰炸死难者的尸体在这里火化。今天这里只有一块小小的牌匾,上面的铭文直译是,“来自德国、走向世界的战争恐怖回到了我们这座城市。”粗略地意译一下可能应该是“德国发动了战争,我们恶有恶报”(reap the whirlwind)。
安倍鼓吹新安保法案
德累斯顿辩论过这句话。有人提出不应包括问责,他们说德国也是受害者。但是,这些反对声音被否决,德国的罪责明确写入了市中心的牌匾上。
这与长崎形成鲜明对比。1945年8月9日,长崎瞬间被夷为平地。长崎的博物馆清晰地描绘出原爆的恐怖,展品包括教堂雕塑的碎片、烧化的念珠、瓶子,爆炸后几乎无房不塌、无人幸存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