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瞭望>

“孤独体”走红网络 全民为每个努力的自己加油

来源:扬子网 时间:2015-07-30 16:44:34

  “我是个孤独的奔跑者,但我身后有一群网络创业英雄。向创业者致敬!”近日,这条“孤独体”微博走红网络——多家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转发和评论,多个创业者参与讨论,向他人致敬、向努力的自己致敬。随后,这阵热潮又迅速波及到普通网民当中,各种表述的趣味性又大大提升。 一条微博缘何吸引创业者的关注?创业者都是孤独的吗?为什么又引起了海量信息时代的网民关注?

  

\

  这条“孤独体”微博,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

  “百马大叔”田同生在艾尔斯巨岩跑马拉松

  一本书带来一场奔跑,为创业者加油

  7月25日,“百马大叔”田同生带领二十多位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们奔赴澳大利亚中部的世界奇观——艾尔斯巨岩,在艾尔斯巨岩下跑马拉松。

  田同生是一位62岁的花甲老人,因为推动了一百个有影响力的人跑一百场马拉松,这位马拉松推广者赢得了“百马大叔”的称号。他从55岁开始跑马拉松,至今已经跑了全世界40个马拉松。

  田同生同时也是一位创业者,中年开始创业,饱经创业的起伏和波折。他偶然读到一本讲述移动互联网创业的书《网络英雄传I -- 艾尔斯巨岩之约》,深有感触,决定去艾尔斯巨岩奔跑,为创业者致敬和加油。

  田同生和二十多位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们在澳大利亚艾尔斯巨岩下跑完马拉松,田同生在微博上说:“我是个孤独的奔跑者,但我身后有一群网络创业英雄。向创业者致敬!”

  “孤独体”蔓延在移动互联行业创业者中

  几小时后,[和阅读]官方微博转发了田同生的微博,跟帖道“和阅读向自己致敬!”并PO出图片:“我是个孤独的阅读者,但书里有几万年的爱恨情仇”,随后[和阅读] @了[足记]官方微博。

  [足记]跟帖“足记向自己致敬!”,并说“我是孤独的风景,但你的大片赋予我新的生命”。

  [喜马拉雅]说”我是个孤独的播客,但声音让你我听见了整个世界。”

  [e袋洗]发声“我是件孤独的衣衫,但每次的专业洗涤赋予我新的轮回。”

  [酒仙网]评论“我是个孤独的饮者,但酌酒一杯总能觅知音。”

  [鸟哥笔记]则说“我是一只孤独的鸟哥,但我要给大家带来全民免费。”

  接下来,蜻蜓fm、百思不得姐、正点闹钟、熊猫拿拿、球球大作战、in、赶集网、 电视猫 、e代驾、19楼 、世纪佳缘等多家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相继发声,纷纷表示创业是孤独的,同时表达向自己和创业者的敬意。

  创业者缘何孤独?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自此让本就火热的创业势头继续升温,无数创业者怀抱着“改变世界”的梦想投入了如火如荼的创业热潮。

  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犹如行进在看不清的茫茫暗夜,没有诗,只有远方。此间的孤单和辛酸,只有创业者才能体会。所以众移动互联网公司一一发表心声也不奇怪了。

  也许真正构成历史的,不是那些站在镁光灯下人们传颂的成功者,而是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一路默默努力的每个创业者。万万千千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才是网络英雄。

  来自职场的声音

  创业者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小部分人。

  而“孤独体“引发了职场中大多数人的感慨,各行各业的职场从业者也表达了对职业的热爱。

  “我是一个孤独的程序员,但我也是纵横网游的杀神!”

  “我是一个孤独的文案撰稿人,但我也是有态度的段子手!”

  “我是一个孤独的兽医,但我却拯救过无数小动物的生命!”

  “我是一个孤独的搬运工人,但我却有人人羡慕的人鱼线!”

  “我是一个孤独的快递员,但我却能给人带来惊喜!”

  “我是一个孤独的老师,但我桃李满天下!”

  “我是一个孤独的健身教练,但我却帮助很多人找回健康和自信!”

  职场人缘何孤独?

  远离故乡的追梦人在大城市漂泊,行走在林立的高楼间,却发现怎么也攥不紧自己的命运。坚定逐渐变色,不变的或许只是接起家里电话时的状态:我们总强掩情绪,说自己一切都好。所有的心酸、委屈,就这样成为了喧闹城市中人们无法听见的声音。

  这大约是一种巧合的公平,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言说的孤独,不论贫富,不论地位。孤是孤身的孤,独是独自的独,无从逃避。

  “孤独体”突然就火了,且一发不可收拾。名流也罢,市井也有,人们纷纷编写了自己的孤独宣言。

  “孤独体”的影响

  不久前发生的“试衣间”事件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占据了热门话题榜单,但这一事件本身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而“孤独体”的走红,是一种人们对于压力、情绪的合理表达,更充满了人们积极、努力的态度和进取的豪情。“孤独体”或许就是全民万众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为实现“中国梦”而迎击挑战的信心。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