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瞭望>

美国军事介入中国南沙岛礁建设不可能 无实力

来源:米尔网 时间:2015-07-29 20:27:03

  近期,中美间因南沙填海造陆问题吵得沸沸扬扬,美国国防部长、国务卿及总统等高层频频指责中国“胁迫”邻国,危及地区和平稳定。近日,更有消息称,“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已经要求他的部下考虑介入南海的选项,其中包括派遣海军侦察机飞越南海诸岛,舰船驶入中国宣称拥有主权的岛礁12海里以内范围。”

  然而,迄今为止,美国主要在练嘴上功夫,寄希望通过外交及舆论手段迫使中国停手,在力量运用方面保持着相当的克制。所谓“进入12海里”也不过是炒作的噱头和施压的伎俩。美国会向南海增加舰机存在,强化对中国的威慑,但绝不可能采取实质军事行动。

  美国在军事行动上保持克制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美国不希望因南海与中国发生全面对抗,既想利用南海问题围堵中国,但又不愿意承担过高的代价;二是中国在南海的实力也越来越不容忽视,招惹中国风险很高;三是美国政府当前内外交困,资源捉襟见肘,缺乏在南海与中国对抗的政治环境及条件。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

  其实,正如笔者在《2049年的中国海上权力》中指出的那样,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克制有着结构性的原因。长期来看,美国将越来越难以在第一岛链内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最终将丧失在第一岛链内的军事优势。

  首先,在第一岛链内及附近海域,技术的进步开始更有利于大陆国家。长期以来,在陆权强国与海权强国的对峙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陆权强国都处于明显劣势。海权强国可充分利用海上力量的机动性,迅速集结兵力,对陆权国家某一点进行致命打击。相反,陆上力量难以快速聚集,即便能形成有力拳头,也将隔海而望洋兴叹,进攻效能因而大打折扣。

美国海军斯威夫特上将登上P-8A海神侦察机巡航南海

  如在晚清与英法等帝国主义的较量中,英法军队虽然总体人数很少,但利用其海军的超强机动性,在上万千米的海岸线上随处寻找战机,总能在局部对中国军队形成兵力、火力上的优势;而晚清政府空有庞大的军队,却总是无法按时集结,处处被动。这种海权的进攻与防御优势正是荷兰、西班牙、英国、美国等海上强权能分割世界、称霸世界的重要原因,也是马汉“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技术基础。

  但二战结束以来,随着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形势开始发生一定的变化,大陆强权拥有了强有力的对海上目标进行定位和进攻的手段。在目标跟踪定位方面,大陆国家可以凭借卫星、预警机、无人机及超视距雷达等侦察工具对海上目标进行定位。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