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有能力造出核动力潜艇得也就6个国家,所以建造核动力潜艇是一件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这其中如何给核潜艇降噪就是头等大事,一般来说,核潜艇的噪声直接关系到核潜艇的隐蔽性能,对于强调隐蔽接敌、秘密打击的核潜艇来说,没有一身的消声降噪功夫,不能和海洋海底世界融为一体,想出门出港打仗基本上处于痴心妄想。
一、中国核潜艇的水下噪音曾非常大 美国媒体形容为“水下拖拉机”
常识告诉我们,在水下噪声越小,被发现的几率也就越小,而一旦配合高性能的声纳系统,噪音较低的核潜艇就和空中的F-22隐身战斗机一样所向披靡,因为在作战中,一方单向透明,而另一方则在暗中早早锁定对方。不过,客观的说,中国核潜艇的噪声曾经是非常大的,在当时的五个建造核潜艇的国家中,中国的核潜艇在降噪这个环节成绩最差。2013年8月,外国媒体透露,中国的第四代核潜艇、航空母舰、新一代歼击机等高新武器装备已在东北研制完成。中国已经完成研制第四代核潜艇的消息让军事专家和军事爱好者们感到震惊。
我国第一代战略核潜艇——长城406艇
因为在西方媒体的评论下,中国核潜艇通常意义上就是落后的代名词,以潜艇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低噪音水平为例,美国媒体曾经形容09-I核潜艇像在水下敲锣打鼓的“拖拉机”一般通过,美国海军则认为,09-I的噪声达到160至165分贝,远比同一时期的美俄核潜艇高,而目前美国佛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水下噪声仅为90至100分贝。
中国核潜艇的高噪音给自己带来了很对危险。1994年10月,在未向中方事先通报的情况下,美国海军就擅自派遣“小鹰”号航母沿中国领海边界巡航,并有意驶入中国领海长达数小时,“碰巧”遭遇到一艘刚刚完成远海作训正在水面返航中的中国核攻击潜艇。
当时,美军不但没有避让中国舰艇,反而从航母上起飞S-3舰载反潜机投掷反潜声纳浮漂,对中国潜艇方位进行“三角计算”(即定位测算)。三角计算是对潜艇相当大的挑衅行为,而且对高度敏感海域的一艘潜艇来说已经非常危险,因为进行三角计算就意味着反潜机在寻找目标,相当于战斗机雷达锁定对方一样,下一步就是反潜攻击了,所幸当时核潜艇接近中国海岸,经过一番空中和水下较量,我方核潜艇安全返回了母港。
中国早期核潜艇
二、日方曾紧追我核潜艇不放随时要动武 逼中国研制世界第一流核潜艇
无独有偶,中国核潜艇还经历过更加危机的时刻。据外国媒体称,2004年11月10日,日方发现一艘疑似中国的核潜艇,从西北太平洋进入东海时,穿过属于日本领海的石垣岛和多多良水道。日方认定“疑似中国核潜艇”侵犯了领海。10日8时45分,防卫厅长官大野宫统得到小泉首相许可后,发布了准予动武的“海上警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