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要求极高,国际竞争异常激烈
核电“走出去” 底气何在?(关注·核电“走出去”(上))受访人: 孙 勤(中核集团董事长) 顾 军(国家核电总经理) 贺 禹(中广核董事长) 王寿君(中国核建总经理)
近期,核电成为继高铁之后我国产业“走出去”的又一台重头戏,国内外广泛关注。
山东省海阳核电站两台AP1000在建机组鸟瞰图
作为投资巨大、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高科技产业,核电“走出去”对促进我国核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动国内高端产业发展,以及打造中国品牌、提升国家形象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鉴于核电的高度敏感性和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核电“走出去”还面临诸多挑战,很难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中阿签署核电大单 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次出海
中国核电“走出去”条件具备了吗?今后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新春前夕,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独家专访了中核集团、中广核、国家核电、中国核建等四大企业的负责人。
自主研发出三代核电
我国两大自主品牌技术上很先进,安全上有优势,经济上有竞争力“核电‘走出去’,是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经过30多年的建设、运营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现在完全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可以与核电强国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技了。”说到中国核电“走出去”,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