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美残酷的粮食战争:袁隆平立首功 美国全盘皆输
中美粮食战争之:小麦篇观世事如棋
政治的复杂程度不是俺们普通老百姓所能精通的。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一个地方吃公家饭的人,因为超生问题,要被处罚,很可能会被开除。这家人就找到省里的一位高官,批了一个纸条:“某某某超生这件事要严肃处理!”然后是签名***。
假如是你处理这个人超生事件,你看见这张批示纸条,你会怎么做。严格按照规定和纸条上的字面意思办?还是高抬贵手从轻发落?
如果你执行的是后面一种原则,说明你还点眼力见儿!
事实确实如此。这个人把批示给人家处理的人一看:“你看***批示要严肃处理这件事,你处理吧。”
结果超生的事不了了之。
一个人因为超生,要被开除,仅仅因为高官的要严肃处理的批示,而免于处罚。那位高官以不露痕迹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反对严肃处理的意见。
不知情的人仅仅看那批示,肯定以为那高官秉公执法呢,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那我们到底该这样看待政治呢。一句话,不看广告看疗效。
我们这些老百姓距庙堂之高太远,庙堂上发生的事具体什么情形,我们很难分辨得清,但是我们的生活,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这些都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吧。我们以这些为评判是永不会错的。
资料图:朱总理。
资料图:朱总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话说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粮食大丰收,连存放都成了问题。当时老百姓私下流传一种说法:老朱说中国三年不收,都有得吃——有点夸张哈,不过老百姓嘛,说话总是爱夸张的。
朱总理应对这种局面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扩大粮食储备库的建设,好储备粮食。二是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降低粮食种植面积。
当时中美不正在进行入世谈判嘛。美国人见中国人有意降低粮食种植面积,很高兴。因为按照他们的认知,中国入世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占用大量的耕地。同时这种发展也会带来食品工业对小麦的大量需求。以中国当时的小麦产量是不足以供应中国入世后的需求。供不足需,就得进口,而美国是有名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大国。这样美国人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貌似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掌握石油,就掌握所有的国家;掌握粮食,就掌握了所有的人;掌握了货币,就掌握了整个世界!”可见粮食问题的重要性。中国的小麦进口大量依赖于美国的出口的话,将对中国的国家和经济安全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基于这种因素和其他种因素,美国产生了一个判断:就是放中国人入世可行。中国人的粮食问题的命根子掌握在美国人手里,美国还怕入世后制服不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