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大门正式关闭,不少人还在忙着清点最后时刻的申请,也有人已经在讨论亚投行未来的运作模式。同日,来自巴西的一则声明,恰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想象角度。
国开行为巴西雪中送炭
近况悲惨的巴西国有石油公司1日宣布,该公司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一项价值35亿美元的投资合同,这些资金将缓解该公司目前的困境。巴西石油所说的困境,指的可不仅仅是国际油价的暴跌,还有震动着整个国内政局的贪腐丑闻。2014年11月以来,巴西石油公司已有近40人被捕,2月4日又有包括CEO在内的6名高管辞职。他们面临与政客及承包商合谋、从项目和业务牟取数十亿美元私利的指控。
今年3月,瑞士检察机关冻结了巴西国家石油公司4亿美元的资金,并开展了针对该石油公司腐败丑闻的新一轮的调查。
巴西石油所说的困境,指的可不仅仅是国际油价的暴跌。
这给原本就债务沉重的巴西石油带来了新的困难。2014年底,巴油负债总额已从两年前的约1810亿雷亚尔(约合557亿美元)增至3320亿雷亚尔(约合1023亿美元),增幅达83%。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将其信用评级从投资级下调至投机级,加大了该公司在国际市场的融资难度。
巴西总统罗塞夫
再加上国际油价的暴跌以及巴西雷亚尔的贬值,自从去年9月以来,巴西石油的股价已经暴跌70%。
由于巴西总统罗塞夫在2003年到2010年期间曾任巴油董事长,她也成为民众愤怒的对象。在经济增长乏力的状况下,巴西的政治风波或将愈演愈烈。
在此背景下,中国给予巴西石油的贷款可谓是雪中送炭。助推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