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自然与人为的屏障,中国人对缅甸的了解一直相当有限。史书上的“骠国古乐进长安”,是古代少有的记录缅甸的文字。今年春节,这段历史被央视搬上了屏幕,但是,连续剧《舞乐传奇》讲的是发生于唐朝时期的故事,却采用了与宋朝同时期的缅甸蒲甘王朝所在地蒲甘作为外景,这不免令人有些错愕。
南明的永历帝朱由榔迫于清军追击,一路逃进缅甸的都城。吴三桂率领军队大兵压境,“只要朱由榔,不犯贵国。”缅王不想和满清做对,遂交出了永历帝。可怜一代天子被吴三桂押解回昆明,勒死在篦子坡。但是,一大批追随明帝的遗老遗少却留在了缅北,成为现在缅甸果敢人的祖先。尽管南方丝绸之路联络了中国和缅甸,但那些马帮踏出的羊肠小道,仅仅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产生过文明的沟通,马帮们驮去了茶和布匹,换回来的是香木和翡翠。
由于大自然与人为的屏障,中国人对缅甸的了解一直相当有限。
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将中缅两国联系起来,当退守重庆的国民党政府被日军包围时,滇缅公路一度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而战争即将结束时,从印度经过缅甸修进云南的“史迪威公路”只起到短暂的运输作用。战后由于中印两国关系的恶化,这条公路很快就被废弃了。
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缅甸旅游或做生意
计划中直通若开邦的高铁或许能为两国形成一条新的纽带,然而,这条铁路的规划蓝图还处于襁褓阶段。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缅甸旅游或做生意,但大多数国人对于这个毗邻国度仍很陌生。
即使是受益于中缅油气管道的中国西南部的人们,对于这条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通道也知之甚少,只是在2013年,由于这个项目的配套工程——中石油计划在昆明附近修建的一座大型炼油厂——可能涉及PX(对二甲笨)产品,当地民众曾表达过对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关注。缅甸不会成为中国地理意义上的“西海岸”,但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这个西南方的邻居。那里有富饶的土地,有淳朴善良的百姓,有风情万种的美景,有灿烂多彩的文化,也有许多与我们相似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