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章称,亚太海军市场正在升温,在未来几年里,亚太地区国家海军会列装大量新舰艇。据美国海军分析公司AMI国际称,亚太地区已经超越欧洲,成为全球第二大海军市场。
AMI国际公司预测该地区到2032年将投资2000亿美元采购新舰船与潜艇,预计约占全球新船市场25%左右。
在此期间,至少100艘新潜艇将加入亚太地区国家海军,占全球新建潜艇的40%。与此同时,另有约1000艘新战舰会被建造出来,这些战舰舰长至少30米。“什瓦利克”(Shivalik)级护卫舰
文章指出,造成亚太地区大规模采购新战舰潜艇的一个刺激性因素无疑是中国。
北京的海上领土主权主张与军事现代化努力都促使中国周边国家采购新武器、升级旧武器、增加训练强度并向美国太平洋司令部靠拢。
不过,来自北京的刺激并非亚太国家军备采购狂潮的唯一刺激因素。例如,新加坡明显更担心马六甲海峡的海盗,以及与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的冲突。
东北亚地区
美国海军分析公司AMI国际市场情报副总裁托尼-贝廷格指出,虽然一些采购项目只是在落实长期规划的升级工作,而其他采购工作则反映了“在威胁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里,对保护国家主权与海上自然资源的需求的提高”。
另外,贝廷格指出,各国“政府在寻找机会,巩固与友好国家的防务与安全关系,保护领土主张与专属经济区,发展国防基础设施,并推动国防采购与研发领域的合作”。在面对中国时,与南亚国家相比,东北亚的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军事力量更强,而且还有一个强可靠的合作伙伴: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