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称,陷入经济减速之苦的中国正通过向海外出口基础设施寻找出路。其中高铁和核电站成为“两块招牌”。正如中国举全国之力支持仍旧存在安全隐患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那样,中国正在加快构建这种举国体制。
据日本媒体3月29日报道,在河北唐山市,建有中国最古老的铁路车辆工厂。这家工厂曾制造过供慈禧太后乘坐的车辆,但现在则主要制造白色车体上嵌入蓝色线条的“和谐号”高铁。它是中国两大车辆制造厂之一“中国北车”旗下的工厂。
2月中旬,该工厂的负责人自信地向前来采访的媒体表示:“无论是出口俄罗斯,还是英国、德国,都能拿得出手。”该工厂以前学习的是德国西门子的技术,但现在反过来开始大力出口海外。中国正通过向海外出口基础设施寻找出路
原因是,中国快速增长的国内需求即将达到极限。从2008年开始运行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以来,仅用了6年时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已达到1.6万公里,是日本新干线的约6倍。连接北京与全国各省省会的线路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中国高铁最大的卖点是成本
中国高铁最大的卖点是成本。长年研究高铁建设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从单位距离单价看,中国高铁只有日本等其他国家的约60%。”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认为,中国是在采取低价战略,故意压低价格。中国领导人每次出访,都担当起“顶层推销员”的角色。中国政府现在最想实现的是“第一笔高铁出口大单”。去年11月,墨西哥曾决定由中国企业实施铁路建设和车辆制造,但后来因为招标公平性问题被取消。很多专家认为,现在泰国最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出口对象,委内瑞拉和伊朗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