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带一路”欧亚丝绸之路开放包容大格局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思维新模式,让欧亚世界各国都跃跃欲试。富裕起来的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领导欧亚人民重塑丝绸之路往日的辉煌。首先,中国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是把各国有限的外汇资本集中起来,互联互通,用贷款、投资的方式改善各国薄弱的基础设施,同时也能保证各国资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围绕“一带一路”各国又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本国特色经济,而产供销一条龙人民币结算下的欧亚贸易,既减少美元中间价交易成本又可降低原材料成本。而低廉的铁路运输费用,既降低海上昂贵的运输费用,同时又可避免海上自然恶劣环境和海盗抢夺的风险。
其次,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总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过剩产能对未来经济发展出现了制约瓶颈。一方面优化产能结构,企业需要转化升级,需要科技创新驱动,那么海外兼并或海外合作吸收消化外国高科技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中国制造才能逐步向中国创造转变。另一方面,中国需要走出去消化过剩产能,通过国内装备制造业海外投资建设,带动国内过剩产能消化吸收,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政策的扶持下,而欧亚国际贸易采取人民币直接结算和廉价的铁路运输成本,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可以说“一带一路”这盘大棋激活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动力。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再则,“一带一路”中国是东盟与欧洲联系的纽带,东盟想发展离不开中国,欧洲想壮大自己的实力也不可能抛开中国,所以中国发起建设横贯欧亚铁路的大动脉丝绸之路,将是欧亚各国的生命线。而东盟各国的分支线路,即使有一方出现问题,只要中国存在欧亚丝绸之路就畅通,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要缅甸、泰国、柬埔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分别建高铁,各自搭上顺风车的根本原因。目的是保证未来海陆丝绸之路永远畅通。同时,“一带一路”变相把美国和日本踢出圈外,由于日本封闭岛国自然被边缘化,美国因海洋与欧亚大陆阻隔也无法染指欧亚经济共荣圈。中国一个“一带一路”策略,使欧亚“一带”同人容光焕发,让美日“一路”货色颜面扫地!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最近缅甸内战飞机误投弹中国境内死伤贫民,而中国却低调处理此事件。因为中国知道这绝不是简单的误炸,这是美国背后策划反对派昂山素季搞得阴谋,一旦中国上当对缅动武,反动派就有理由推翻现政权,到那时美国堂而皇之打着保护缅甸人民的幌子部署防御武器,而中国南海问题、“一带一路”将带来无法预测的灾难。当年由中缅共同出资建设的油气管道公司,所占股份分别为50.9%和49.1%。管道全长771公里,设计输量达每年2200万吨。迄今累计向中国输气约39.2亿立方米。若开战油气输送就必须停止。当时中国之所以原油从缅甸入境,就是为了避免走马六甲海峡。由于一时不理智,导致我国西南能源战略大布局功亏一篑。而美国的濒海战斗舰驻扎新加坡,本来就是打算要和印度联手,封锁安丹曼海域和马六甲海峡,切断中国的生命线。所以中国绝不能正中美国人下怀,这就是中国低调处理炸死贫民的根本原因,目的顾全大局避免因小失大让美国乘虚而入。
但现在,中国有了“一带一路”,海陆并行,即使美国加大在新加坡的海军部署,若与南海未来所建成的“不沉航母”相比,那也是小巫见大巫。过几年再在泰国南部开凿人工运河,那时新加坡就彻底垮了。因此,美国的南海战略,也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多就是唆使利用日本联合越南、菲律宾,在南海搅局。当年新加坡允许美军舰进驻,中国一个上海自贸区成立就让其吃尽苦头,这次一定会接受先前教训置身事外。随着国内自贸区雨后春笋般建立,上海未来一定会取代香港、新加坡。等到中国把延着整个南海九段线的岛礁都建成“不沉航母”之后,会再现往日华夏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我们现阶段储备石油看似应对全球战争和经济发展,而真实意图恐怕是未来武統台湾后做准备。美帝若对我海上路线封锁,进行经济制裁,我们可以泰然处之。我国现在石油供应一半以上靠进口,俄罗斯和沙特石油又是输入中国的大户,俄陆路输送没问题,沙特原油运输美帝封锁马六甲就完,故中国必须铺设油气管道绕过马六甲。但是与中国接壤符合条件的国家只有巴基斯坦和缅甸,巴基斯坦一条能源通道畅通不行,为防不测确保安全,必须多路并举。这就清楚缅甸在中国大战略格局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中国现在积极推进的欧亚大陆高铁项目也是为了国家大的战略安全,防止国际上遭遇不测事件发生,美帝实施海上经济封锁和制裁,为了保证我们海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必须海陆两条腿走路,如果海陆都走通了,我们的能源大动脉有保证,到时候解放台湾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因为美帝不可能直接武力介入,只会向制裁俄罗斯那样采取经济封锁。那时中国游刃有余地应对美国的一切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