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媒体报道,欧洲四国不听美国“劝喻”表示要成为亚投行创立会员,已经奠定了中国在政治上的胜利,成立之后,中国的对外投资工程通过亚投行的祝福,更有公信力,将会是经济上的最大收益。中国成为大赢家背后的手段,值得细嚼。
中国建议成立亚投行,外界评说将会冲击目前世界金融体系中,由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和日本主导的亚洲发展银行,从资金供应的角度上看是不成立的,因为既然有需求就会促成增加供应,目前亚洲基建项目所需的资金不是太多,而是不足,所以亚投行将会受到欢迎是毋庸置疑的。
真正的冲击在政治层面,英、德、法、意宣布参加,澳洲和韩国相信将会很快宣布参加,这本身就说明,美国反对的事情,中国是可以做得成的,打破了美国的垄断。这就是中国一直倡导的,参与制定国际新秩序,金融上的新秩序意味着政治上的新秩序,中国赢了喝彩,但不会高调宣传,因为还要给美国面子,承认它才是老大,减低美国的猜忌。
经济上的好处也是很大的,中国最近在对外投资方面屡屡受挫,墨西哥高铁项目,斯里兰卡的港口项目,一个在招标之后被取消,一个是在施工开始之后被煞停。
中国的亚投行将会抨击美日主导的亚洲发展银行
原因是复杂的,但如果这些项目今后都通过亚投行来做贷款,外方就不能随意撕毁合约,因为亚投行有了西方认可的会员入股,他们在审批项目中所采用严谨的国际标准,外方要对合约有怀疑,就会得罪所有的会员国。这才是中国目前受到制约而最想得到的好处。
亚投行的资金,中国也完全有能力一力承担。
中国对外投资不缺钱,亚投行的资金,中国也完全有能力一力承担,但主动邀请更多的会员国合力出资,并且把秘书长职位让给印度,目的很清晰,一方面是要提高亚投行的认受性,二是要成立一个多方可以受惠的共同体,在经济活动中开展外交亲和力,是一箭双雕之举。
此举并非一定是以美国为假想敌,但客观上造成美国成为输家,虽非故意,但是受惠。这也能够解释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当今领导人的胸襟,中国明知目前还不是高调跟美国叫板的时候,但环境逼迫中国非要采取一些突围的手段不可,所以做的时候是小心翼翼的。中国的领导人如果想显示独大,或者想独吞成果,都不可能达到目标,所以处处想到给别人分一杯羹,反而达到意外的效果,亚投行是最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