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位日本作家曾经说,
“在全世界,不管去哪里的中国菜馆,对方不知何故总用中文跟我打招呼。不管是在纽约还是巴黎,饭店的员工都为弄清我的国籍而感到苦恼,都会一动不动盯着我看一会儿。在慢慢开口说话之后,却是说中文。似乎我生来就长得像中国人”
那位作家将这种情况讲给一位中国朋友之后,对方说“的确如此啊”。“你确实长得像中国人。有一种上海人的感觉”
感觉在听说这种说法之后,每当去上海,那位作家就会在街头到处闲逛。
说到相貌,我总体来说也接近中国人的容貌。
中日韩人脸对比图(从左到右韩、中、日)
在过去,每当到欧洲旅行,孩子们看到我之后总会说,“啊,中国人来啦!”。而在更早的过去,一家人到香港和澳门旅游之际,想去赌场参观,结果被警察拦住了汽车。警察完全不理睬我的家人,而是径直指着我,盘问说“你是中国人吧?”。当时是在澳门回归之前,大陆中国人在澳门似乎被禁止到赌场参观。
日本人
父母亲都感觉难以理解,“为什么只有这个女儿被认为是中国人?”,但我对中国的亲近感似乎从那时就开始萌发。
随着时间的流逝,地球不断走向全球化,在任何一个国家,欧美人和亚洲人都在默默地和平共处。在中国也如出一辙。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人们从全世界聚集而来。或许是因为距离近,亚洲人尤其众多。日本人自不必说,韩国人、印度人、越南人、新加坡、香港、泰国、缅甸、菲律宾……,人们从整个亚洲来到中国。在这种环境中,判断那个人是○○人等,将其纳入一个框架毫无意义,但有时能制造彼此攀谈的契机,出身地的判断多少也有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