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进“黑船”的房间,窗子刚好面对着深蓝色的太平洋。隔窗一望,我笑了,因为停在岸边的,正是那艘威风凛凛的“黑船”。佩里的“黑船”早就去向不明了,但它的替身还在,赖在下田不走,成为这座城市里最重要的布景。
暮色降临时分,窗外响起了音乐声,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房间里的“黑船祭”活动册页上说,今晚有音乐会,舞台是在街边搭起的,夜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舞台的灯光刚好亮起,人们就朝着那灯光里走。音乐自舞台上倾泻下来,像一袭袭贴身的绸衣,把每个人包裹起来。海风掀动着绸衣,让每个人的身体都荡漾出节奏感,像是那舞蹈的一部分。
恍惚中,我看见大片的樱花在夜空中绽放,我知道那不是梦,是“烟花祭”开始了。我坐起身向窗外看,硕大的花朵正在夜空中此起彼伏地绽放。花期如梦,烟花的花期最短,常常是刚刚绽放就消失无踪了,不肯有丝毫的逗留,因此更像是一场梦,让真实的美景变得虚幻。
我以为当地设立“黑船祭”,并且仿制出一艘原大的“黑船”供人瞻仰,是为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毕竟,下田是日本人缔结城下之盟的耻辱之地,而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又把日本文化总结为“耻感文化”。但是,自我到达下田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自己完全错了。
日本街头一角
了仙寺是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下田条约》的历史性场所,因此被定为日本国定史迹。了仙寺如同日本的许多寺庙一样,依傍着青山,山色翠绿,天空湛蓝,近处有粉色和白色的花瓣一层层地绽放。
我们有备而来,已经预先知道了仙寺宝物馆陈列有当年的有关公文和黑船舰队来日的画卷,并收藏有关“黑船”舰队的文物一千多件,是日本国内最大的“黑船”资料库,要想了解日本开国和对外贸易的历史,在宝物馆里可以一目了然。
日本仙寺
我们抵达了仙寺的时候,看见门口竖着一面用来照相的画板,上面画着“黑船”,还有佩里和幕府将军的形象,只是头部是挖空的,拍照的人站在画板的背后,把头伸进那个挖空的圆洞,他自己就成了佩里或者幕府将军,每一个把脑袋伸出那个圆洞照相的日本人都开怀地笑着。寺内还上演着一出舞台剧《下田条约的签订》,剧中美国“黑船”的炮声把幕府将军的脸吓得变了形,他们言语中对美国的无知让台下笑成一片。美国等列强打到了家门口,逼幕府将军们投降,这事就这么值得开心吗?还有没有民族自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