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日发表的报告指出,解放军将增强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提高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有分析说,这意味着中国有意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摆脱对进口俄罗斯先进军备的依赖,并指出,中国的隐形战机技术已超越俄罗斯。
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其实拥有规模十分庞大的国防生产体系,中国有每年150万吨级的造船能力,每年1200架的战机生产能力。坦克每年生产能力为7000至9000辆,仅次于美国。不过,为了避免导致前苏联的恶果,中国的国防体系目前仅开动了不足15%。

中国曝光一神秘兵工厂
日前,中国电视台曝光了沈飞和成飞的战机生产车间,日本媒体迅速捕捉到这一镜头,并评价称在钓鱼岛局势紧张的背景下,这些车间的产品令日本担忧。富士电视台专家对这些车间的规模以及一些细节的点评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的发展充满了辛酸
评论指出,中国的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说是被外界的封锁和制裁逼出来的。上世纪60 年代中苏决裂,把中国逼上了自主研发先进武器之路,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及核潜艇等,都是在那段时期研发出来的。
上世纪80年代联美抗苏之时,美国向中国提供了黑鹰直升机等先进军备等,但好景不长,西方对中国实施全面武器禁运。在前苏联解体后,中国为补先进战机、战舰研制的不足,重新进口俄式武器。但是,中俄军事合作完全是一种利益的结合,俄国要的是金钱,中国要的是技术。经过数十年交恶,双方的戒心至今也未彻底消除。俄方在向中方售卖武器时会留一手,不会提供最先进的技术给这个潜在的对手。对此,中方也心知肚明,对俄式武器的引进也极为审慎,军购都附带要求提供技术或授权生产,志在吸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