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6日上午消息,据《华尔街日报》获得的机密文件显示,小米去年的净利润几乎翻番,使之在这样一个盈利艰难的行业中成为了一家利润丰厚的企业。

利润丰厚
小米创立至今只有4年,但却已经跃升为全球顶尖智能手机厂商之列。该公司几个月前刚刚超过三星,成为中国市场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该公司最近还向多家银行递交文件,希望申请10亿美元的贷款展开海外扩张或并购。
该文件中的一份表格显示,小米去年的净利润达到34.6亿元人民币(约合5.66亿美元),较2012年的18.8亿元人民币增长84%。同期的营收则翻了一番多,达到270亿元人民币。另外一张表格预计,该公司今年的净利润将增长75%。
小米发言人拒绝对此置评。
小米的快速增长和强大的盈利能力凸显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变革趋势:本土厂商都在努力扩大在自己的触角,挑战三星和苹果(108.86, 0.26, 0.24%)的主导地位。过去一年间,联想和华为等中国顶级智能手机厂商都启动了海外扩张计划,在亚洲、拉美和其他市场对三星构成了威胁。
小米的利润文件曝光正值该公司的盈利能力遭到分析师质疑之际:很多分析师都认为,该公司采取了“用利润换份额”的战略,因此势必影响盈利能力。该公司最廉价的红米1S手机起价仅为699元人民币(约合114美元),旗舰产品小米4起价1999元人民币(约合327美元)。

营销策略
小米之所以能以如此之低的售价获取如此高额的利润,可能源自其成本低廉但却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
老牌竞争对手都花费了巨额资金投放电视广告和其他传统广告,但小米的营销却主要集中于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论坛,那里有很多用户发表评论、宣泄不满、表达诉求。在中国,小米过去几年一直在通过网络渠道销售手机,并且实现了不俗的增长,主要依靠的就是6亿多网民之间的口口相传。
由于经常与用户在线互动,而且会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软件和功能,帮助小米建立了忠实的用户基础。分析师认为,这项战略不仅有效地保留了用户,而且帮助该公司节省大笔营销开支。
文件显示,小米去年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8.76亿人民币,约占总营收的3.2%。该公司2012年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4.16亿元人民币,约占营收的3.9%。
在看到小米在营销上取得的成功后,很多中国手机厂商纷纷开始侧重网络营销,利用社交媒体与用户互动。
这份文件还提供了一些与小米创收渠道有关的细节。文件显示,尽管该公司销售智能手机应用以及其他软件和服务,但其去年仍有高达94%的营收源自手机销售。移动游戏等服务的营收占比只有1%。
“小米表现十分优异,实现了出货量与利润的同步增长。”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尼尔·茅斯顿(Neil Mawston)说。不过,分析师还是认为,目前并不清楚小米能否保持利润率,因为中国市场已经十分拥挤,甚至趋于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