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认为,伴随美国在南中国海实施一项基于捆住双手的新政策和美国水面舰艇有可能例行进入岛礁12海里范围内,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中国将作何反应?
文章称,在预测中美冲突的可能性时要考虑几个因素——国内政治、外交和战略以及军事评估。大体上,费伦关于捆住双手策略增加战争风险的判断似乎是正确的。中国南海岛礁
文章称,澳大利亚学者曾在2014年开展了一项中国公众对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问题民意的调查。他们发现,对于这些争端,中国公众似乎并非像普遍认为的那样好战。支持使用武力的调查对象明显较少。从危机管理的角度说,这是好消息。美国军事规划者可能很高兴看到舆论阻碍北京潜在的强势。但这不是全部情况。
文章认为,需要考虑另外两个因素。第一,这项调查是在中国作为对南中国海现状主要挑战者的一段时间内开展的。但目前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如果美军进入岛礁12海里范围内,现状将进一步受到美国的挑战。因此,如果重新进行这项调查,调查对象将对中国强势的行动方案产生更多共鸣。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巡航中
文章最后称,第二,即便在互联网时代,中共领导的这个国家仍持有重要的手段,在外交事务方面引领舆论走向。即使公众事前反对战争,但“团结在国旗周围”的行动也并非不可能。如果这个国家传递的信息说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侵犯,那情况尤其如此。只要中国在面对美军在南中国海新的挑衅姿态时立场坚定,那冲突的可能性看起来就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