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亥俄级与弗吉尼亚级简介
俄亥俄级
1974年,美国开工建造第四代,也是最先进的一代战略核潜艇--“俄亥俄”(Ohio - SSBN/SSGN)级,首艇“俄亥俄”号于1981年11月正式服役,到1997年9月,该级艇完成了全部18艘的建造计划。“俄亥俄”级长170.7米,宽12.8米,水下排水量18750吨,最大潜深300米,最大航速25节,装1座S8G压水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功率约60000马力。它的艇体中部采用双层壳体,其余占全艇长60%的部分采用单壳体,装备了AN/BQQ5声呐等十余部水声、电子设备。尤其是凭借着极低频通讯系统,它在水下300米处也可接到岸台信号。该级前8艘携带24枚“三叉戟Ⅰ”弹道导弹,从第9艘“田纳西”号开始装载24枚“三叉戟Ⅱ”弹道导弹。该弹射程12000公里,携带12枚分导弹头,一种为10万吨当量W76-MK4型,另一种为47.5万吨当量W76-MK5型,圆偏差概率为90米。
美国俄亥俄级潜艇
俄亥俄级(OHIO)弹道导弹核潜艇研制国家:美国 名称型号:“俄亥俄”级(Ohio Class) 研制单位: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电船分公司(General Dynamics Corporation) 造价:平均每艘造价20多亿美元 现状:美国海军的这18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分属美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指挥。8艘属于驻扎在班戈海军基地的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序列,其中4艘正在改装为携带“战斧”式巡航导弹、可进行特种作战的攻击型核潜艇;而大西洋舰队第10潜艇大队第16和20潜艇中队各统领5艘其中四艘。
弗吉尼亚级
由于世界局势与美国海军作战需求的转变以及自身昂贵的造价,美国海军在冷战结束前进行的最后一个攻击核潜艇计划“海狼”级的量产计划在1992年遭到取消,仅前三艘付诸建造。1991年起美国海军开始筹划另一种排水量、价格均比海狼级低的新一代攻击核潜艇,作为“海狼”级取消后的替代方案。最初此计划被称为“百人队长”级(Centurion Class)攻击核潜艇,美国海军希望其成本能压低至海狼级的2/3。尔后此计划的产物就是“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未来将是“洛杉矶”级核潜艇的后继者。
弗吉尼亚级
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Virginia class submarine,又称为774级)是美国海军第一艘同时根据大洋和近海两种功能设计的核潜艇,由NSSN计划衍伸而来,同时也是一种取代冷战时代海狼级潜舰的便宜方案,弗吉尼亚级成军后预计取代洛杉矶级潜艇,计划建造3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