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清历经三朝不倒的一代名吏有何传奇经历呢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02 18:46:35

  如果将张廷玉50年的为官生涯比作一条长河的话,那康熙朝就是他从政的源头,雍正朝则是他为官风生水起、大江奔流的时期,到了乾隆时期,这条河流虽也奔流,但场面已是缓缓流淌,再难掀起什么浪花来。

  历史上为君主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功臣良将数不胜数;因为倦于官场生活,而归隐田园的官员也不在少数;但能在官场上打拼数十年,历数朝不倒的官员却少之又少,而张廷玉算是一个。

  张廷玉(1672~1755),安徽桐城人。自康熙晚期入仕以来,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朝中先后任庶吉士、检讨、刑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居官长达50年,世所罕见。

  名门之后 以“忠”事君

  张廷玉乃康熙朝大学士张英之子。张英曾做过康熙太子的师傅,也是康熙朝宰相,为官清正廉洁,从不仗势欺人。据《桐城县志略》和姚永朴《旧闻随笔》载,康熙时期张英桐城老家与邻居在宅基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为双方都有后台撑腰,所以当地县官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左右为难。于是桐城张家飞书京城,请张英出面解决。而张英的回复却只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很是惭愧,主动将宅基退让三尺,而邻居见此,也退后三尺,这便形成了一条六尺的巷道,谓之“六尺巷”。张英的礼让之举遂被传为美谈。康熙曾这样评价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康熙皇帝剧照

  张英致仕(退休)前一年,张廷玉考中进士,并被选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储备干部),从此踏上了长达五十年的仕途之路。如果将张廷玉五十年的为官生涯比作一条长河的话,那康熙朝就是他从政的源头,雍正朝则是他为官风生水起、大江奔流的时期,到了乾隆时期,这条河流虽也奔流,但场面已是缓缓流淌,再难掀起什么浪花来了。换句话说,作为三朝元老的张廷玉,其实最风光、最有幸福感的时期是康雍两朝,而又以雍正朝为最。

  雍正是一位立志改革的君主,但同时又是一个刻薄寡恩、猜忌心很重的君主。一句话,能在雍正手下任职并不容易,稍有纰漏便有生命之虞,这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年羹尧、隆科多居功自傲,最后被赐死,就是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张廷玉是如何获得雍正信任的呢?

张廷玉剧照

  首先有一个前提就是,张廷玉在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的斗争中并未倒向任何一方,这是雍正对张廷玉没有成见的条件,也是雍正保留这一前朝大臣的主要出发点。再有就是张廷玉才思敏捷,能揣摩、把握雍正的心思。这从他奉命编写《圣祖仁皇帝实录》(即康熙实录)和《明史》就可看出。在前一书的最关键部分(至少雍正是这样认为的)——康熙驾崩一节,写的尤为精到。本来康熙驾崩、雍正即位就是一笔糊涂账,甚至不排除是一场刀光剑影的政变。而在张廷玉的笔下,却成了康熙临终召诸皇子觐见、宣布四皇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继位的“八人受谕”——这一“和谐”接班场面。在后一书朱棣夺取侄子建文帝皇位一节,张廷玉也是绞尽脑汁取悦同样具有夺权嫌隙的雍正,比如大唱朱棣赞歌,而极尽丑化建文帝之能事。这一切维护雍正形象的忠君之举,自然被雍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张廷玉也因此被雍正视为“股肱”(即大腿和手臂)。史载,张廷玉曾患小病。病愈之后,雍正对近侍说:“朕股肱不快,数日始愈”。臣属闻知,争来问安。雍正笑对群臣说:“张廷玉有疾,岂非朕股肱耶?”雍正、廷玉君臣关系,可见一斑!

  办事干练 低调为官

  除了编史,张廷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缮写上谕。西北战事开始之后,张廷玉协助雍正完善了军机处。军机处后来成为国家军政大事的决策机构,而张廷玉就是其中的办事大臣。军机大臣虽不参与决策,只是“跪受笔录”,但平日缮写上谕、处理文书既是一项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而张廷玉都能办得井井有条,未曾出过岔子。雍正每次口授片刻,张廷玉便可拟就,即便每日十数次也是如此,其文思敏捷实难一般人所能企及。在清廷对准噶尔用兵吃紧之际,羽檄交驰,每日属吏请求张廷玉指示和批阅的文件常达百数十人,但即便如此,张廷玉也没有耽搁或是做错过一件事。史载他时常坐在轿中还在办公,甚至傍晚回到家中还要熬夜加班,以使第二天能及时拿出处理意见。对其办事能力,雍正皇帝称赞道:“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不能及也。”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