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项羽乌江自刎后惨遭分尸 尸首被带走邀功领赏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6-25 17:31:15

  汉四年(公元前200年)八月,项羽已经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军粮极度匮乏,韩信占领了齐国,伙同彭越经常进兵攻打项羽的粮道,彭城也被灌婴拿下。项羽自觉不支,对局势很恐惧。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这时,刘邦先派陆贾去求和,项羽不听,又派一个叫侯公的人去,项羽才答应了。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以西归刘邦,以东归项羽。为啥项羽支持不下去了,却是刘邦要主动求和呢?按照史书记载,原因很简单,项羽手上有刘邦需要的人,这就是吕太公和吕雉。

  在以前的战争岁月,刘邦曾两次去沛县接家里人,但只把儿女找到了,老爹和老婆都被项羽抓了。现在刘邦要把两人换回来。刘邦在自己取得巨大战略优势的情况下,愿意以鸿沟为分界线,和项羽平分天下。这也许再一次说明,刘邦其实是一个很看重家人、亲情的人。

影视剧中的项羽

  垓下之战拉开序幕。可是,至今,这么著名的战役,究竟发生在哪里,却众说纷纭。

  《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黥布列传》《彭越列传》均记载是在垓下会攻项羽。可是,根据《靳歙列传》的记载是,“还击项籍陈下,破之”。《樊哙列传》记载:“围籍于陈,大破之。屠胡陵”。

  《滕公列传》记载,“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灌婴列传》记载:“从击项籍军于陈下。”对这些一线的战将记载,从未提到过垓下这个地方。

  按照传统的看法是,垓下在安徽省灵璧县境内。既然如此,那么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各路人马会攻项羽的时候,打了两次大战,第一次是陈下之战,最后的决定性战役是垓下之战。这么说,表面上是可以讲得通的,但如果细分析,却好像也说不过去。

影视剧中的项羽

  第一原因是,刘邦等统帅级人物不可能和一线作战将领分别打两次战役。既然说打了两次大战,为什么在刘邦、项羽、韩信、黥布、彭越的列传中都未提到“陈下”,难道说在陈下和项羽作战的仅仅是樊哙、靳歙、夏侯婴等将领么?

  刘邦、韩信等统帅们都没来吗?显然,说在陈下之战中,没有统帅,只有将领,是完全讲不通的。更何况,《史记》记载中级将领的作战,很多都是从战功簿上摘抄的,可信度可能更高一些。

  第二原因是,项羽很难突破在陈下的汉军包围圈。学者辛德勇认为,当时项羽实际上已经被汉军包围在了陈县附近。英布以前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来叛变,投靠刘邦。早在汉四年七月,刘邦立英布为淮南王,之后,英布利用自己在九江国的旧势力,一直在搞一些策反和瓦解工作。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