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揭秘中国古代帝王对付盗墓贼的十大“毒招”(6)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2-15 19:40:25

  另一路士兵在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时,怎么都打不开玄宫前的石门,情急之下,只好将其炸开。石门炸开后,士兵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奇事:裕陵内葬有乾隆和孝贤纯皇后、哲敏皇贵妃等6人,其他五个桔椁都在石床上,唯独乾隆盼棺椁“走”了下来,成了“自来石”,将石门死死地顶住。

  迷信的说法是乾隆地下有知,知道有贼人要来盗掘裕陵,便只身下来顶门。但同样的奇事在1975年,考古专家清理裕陵地宫时又出现了,乾隆的棺椁又“走”下来顶门了。有专家认为这是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将棺漂起来所致的,但是其他五具为何不动呢?而且乾隆的梓棺四角有重石固定,如果是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当有很大的波浪才成啊,而渗进来的水显然不存在这个条件。

  乾隆棺椁顶门一事,至今专家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考古结论,成了有趣的谜题。反盗墓招数七:深藏伏火《汉旧仪》里所言,“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制有其机也。”这段文字中透露出,古墓中的“伏火”是古人反盗墓设计的传统手段之一。

  这种古墓也有一个名字,叫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盗墓者俗称火洞子。

  曾震惊世人的长沙马王堆1号墓(“辛追墓”),就曾出现“伏火”。这座墓的发现颇为传奇,该墓位于长沙市东郊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据地方志记载,此处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

  1971年,各地纷纷开始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为内容的备战运动,驻守在长沙市东郊的军方医院看到高达几十米的马王堆,决定将高堆挖空,建一座秘密的地下医院。

  打孔探测中,有一种冰凉的气体从孔中喷出来,作业人员想试试喷出的气体压力有多大,便往里面灌水。但水竟然反溅了出来。有经验者便想到了火洞子,划着火柴一试,凉气啪地一下就烧了起来,于是,他们就推测下面必有未经盗掘的古墓。

  作业部队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给了湖南省博物馆。1972年初,考古专家对此墓进行了全面发掘,两千年前那位名叫辛追的利苍侯夫人。才得以出现在现代人面前。伏火颇令盗墓者恐惧,但古墓中的伏火到底是不是反盗设计,学术界却存有争议。墓中有无伏火,成为盗墓者判断古墓是否被盗过的经验之一,如果有火出来,基本上可以断定,此墓完好无损。

  反盗墓招数八:置放毒物古籍中,毒墓的记载很多,汉广川王刘去盗掘战国古墓魏襄王冢时,除了发现墓是铁汁浇灌之外,在打开后还有惊人发现,里面竟然喷出一种有毒气体,“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