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透露出了“伏弩”的厉害。在这个古冢里,反盗设计多种多样,不只有机弩,还有积沙,一个进入墓内的盗墓贼。因反应慢了一点,就被积沙掩埋了。
在墓穴中置放的杀人兵器,除了伏弩和机弩外,还有“悬剑”,但这两样东西的反盗誊原理都差不多。被盗的名人墓中,唐朝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墓里就有“悬剑”。袁墓位于彰德城西北三十五里东灰营树,墓垣以砖砌成,内为清水一池,池深无底,_池水中有锋利钢锥。
当地传言,附近李家坡盗墓者李某将袁墓打开后,盗走了墓内的陪葬物金箍金剑和20余件金具。更有一剑悬于墓顶,有二人因以利刃击砍剑之强,落水而死,后将尸体捞出,尸身均被利尖穿烂。从此,虽人皆知墓中有宝物,然无敢往取者。
反盗墓招数六:巨石堵门另一个反盗墓手段是用自霖石顶死墓遭。在帝王陵中,反盗设计严密。特别是后室(客骞所在)的防盗更严谨。在专供棺棒运行的长长墓道上,从入口到地富一般至少设有兰道石门,多者七道,道道有机关,石门燕迭数吨至数十吨。最外面一层俗称“盘刚墙”,而金刚墙的位置相当穗蘸,艘有知情者很难找到-l雠9年蓿发掘的第一座帝王葭寝,是明神宗朱翊钧自臼‘‘定陵”19弱年5月19日,考吉_人员挖了第一铲土,但直到当年的9月2日,才找到传说中写有“此石到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指路石”,然后才找到金刚墙。
在金刚墙的石门后面,项有一根同样神秘的。自来石”,这块石头,其实是一根长方形的石柱,起抵门棍的作用,有“一石当关,万夫莫开”的奇效。定陵两扇石门十分沉重,高3,3米,宽1,7米;顶门的自来石长达1,6米。
棺椁摆定,人员退出,里面不留一人,这自来石是怎么梅门顶住的?原来,秘密在石门和门轴的设计,两门的对接边缘扣榴,门轴上下端打磨成球状,打凿时,叉在两扇石门中间齐门缝的相同部位,多留出一个凸起的槽口。关闭石门前,工匠将自来石放在地面的石厦凹槽内,通过_把牛茔殊∞工具,7”字状、俗称拐钉的物件套住自来石。当1人员从地宫中垒帮撇出后。先关起I离门,工匠拉动拐钉,让其慢慢前倾。使之与石门上磺留槽口对接。石条倾斜后,借助巨大的重量,会压迫有门轴的石门转动。这时候,工匠迅速拿开拐钉,石门自动关闭,直至完全合缝。两端均插在石槽内的自来石,便将石门死死顶住,不知窍门的人根本无法打开。
陵墓内一般设有多条迷道,盗墓者打开第一道石门后,未必就能找到第二道门,找到第二道石门,也未必就能打开第三道门,道道石门背后的“机关”也不尽相同。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兵分几路。在盗慈禧陵寝时,地宫的最后一道石门拦住了他。本来打算用炸药炸开的,但又怕震坏陵内宝物,遂改用笨法子,撞。40名士兵用粗木杠子,硬是将石门撞开了。后来,调查人员在现场调查时发现,项门的自来石被撞成了几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