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到底招人爱的原因:12个皇帝没有真的昏君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1-11 12:41:16
然而,清朝到底什么地方招人爱呢?如果我们从学理上考究起来,好像这个朝代也没什么过人之处。它的制度基本上是照抄明朝,只做了少量枝节性的修改,比如中央六部分设满汉两套官员,中枢机构添设了军机处。一则叠床架屋,平添了臃肿,一则跟明朝设内阁的初衷差不多,不过是给皇帝再添设了一个秘书班子。大多数地方,就是一味照抄,结果出了不少笑话。
《大清律》上居然有关于卫所士兵的条文,而卫所制度在明末已经废除,清朝是没有卫所这种军事体制的。显然,清朝修律者的工作只是将《大明律》换了个封皮。被学者们津津乐道的秘密建储制度,实际上的效果怎样还很难说,因为这个制度的真正实行,不过三代,而咸丰以后的皇位继承,都由西太后一个人包办了。以区区三代来检验并且说明一种继承制度的优劣,显然不足以服人。至于说清朝的边疆政策的高明,所谓“明修长城清修庙”,好像清朝对待游牧民族的政策格外聪明,其实细究起来却并非如此。
因为满族本身就是北方游牧或者游猎民族的一支,在入关之前,已经与蒙古等民族结成了牢固的同盟,提倡喇嘛教不过是维持其同盟的因素之一,既然明朝修长城所要防范的北方最主要的游牧民族已经变成了统治民族,那么自然不会有哪个傻瓜还会去修长城。即使退一步说,修庙的确比修长城高明,但利用宗教来维系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也并非清朝的发明。对于早先没有结盟关系的西北少数民族,即使如康熙、乾隆这样的“英主”,也照样安抚乏术,非动武不可。剩下的,像河政、漕政、盐政之类,清朝也无多创新,乏善可陈。大概清朝政治最为引人注意的地方,要算“滋生人丁永不加税”的赋税改革。
显然,这种当年的善政,由于造成了中国人口空前的大增长,现在也再难说个好字。整个清朝的政治,虽然稳定持重,但却不可讳言地偏于保守。随便举个例子,漕运改海运是元代就提出并实行过的,但到了清朝议来议去,明知海运好得了不得,但就是不能改,最后被太平天国一闹,河道断了,才算改成海运,可是原来河运的机构却迟迟不肯撤销。
至于知识分子最为在意的思想文化,清朝就更难有可称道之处,在历朝历代中,清人的文网最密。明朝虽然也有文字狱,但大多不过是朱元璋阿Q心理作怪,自己头上长癞,总担心人家含沙射影,文字狱处理的也多是热衷于拍马逢迎的乡间小儒。而清朝的文字狱则不同,虽然也不乏捕风捉影的案例,但对于汉族士大夫固有的夷夏之防,却一向打得“稳、准、狠”,很有点“诛心”的感觉。这样一来,清代的思想文化难免不受牵累,远的不比,就是比明代都比不了。乾嘉朴学的学者虽然人多势众,但论思想整个加起来,也抵不上王守仁一个,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三位,虽然号称是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但实际上却是属于明朝的,他们对满清的异族统治至死持反对的态度。
那么,是不是清朝一点可以称道的地方都没有呢?当然不是。清朝也有其他王朝所难以企及的地方,这就是整整十代帝王,如果加上关外的两代就是十二代,没有真正的昏君,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比较勤政,至少都怕落个荒殆朝政的恶名,“从此君王不早朝”的事,谁也不敢做。这一点,跟相邻的明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明清之际,皇帝能做到这一点,的确是相当地不容易。我们知道,明代以前,大多数朝代都有宰相,王朝的行政事务是由宰相主持行政系统来处理的,皇帝虽然握有国家大事的最后决定权,但他更多的是“国家元首”而非“政府首脑”。
然而,明代自朱元璋之后,相位被废,从此皇帝兼宰相之任,虽然有人帮忙(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处都等于是皇帝的幕僚班子),但一不留神还是会被事务和公文堆给活埋了。吃不得辛苦的朱家子孙,干脆将批阅奏章的大权交给了原本只是伺候皇帝笔墨的“秉笔太监”,甚至还有像万历皇帝一样,就是不理朝政,将所有的大事包括任免官员全部搁置,天天睡大觉。比起明代那些天天睡懒觉、炼丹、做木匠活和游龙戏凤封自己为“总兵”的皇帝,显然那些起早贪黑的爱新觉罗子孙要招人爱得多。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0
热点关注
- 沉璧复返祖龙之死:秦始皇死前发生三大怪事
- 大熊猫始祖不是中国独有?西班牙家发现古化石
- 中国古代女子缠足畸形现象 绝不可让陌生男看
- 吕后现实的一句话:对小三凶残是元配应该做的
- 古埃及人大修陵墓原因 今生不够富足寄希望来世
- 揭秘古代正室的“老婆经”:将“斗二奶”到底
- 最惨监考官:泄题被杀 半裸身蘸血写七“惨”字
- 清朝后宫一天到底吃多少猪肉 皇后竟吃126斤
- 清朝到底招人爱的原因:12个皇帝没有真的昏君
- 这是消灭元朝兵最少的朱元璋能一统天下的原因
- 中国史上的误国之恋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
- 揭秘褒姒的身世:母亲遇大鳖后“不夫而育”
- 朱元璋竟遭嫔妃戴绿帽!规定不足7月生子处极刑
- 清朝农民竟驯化野生老虎当耕牛:吃大米能耕田
- 揭武则天“后宫佳丽”:三宫六院 俊男三千
- 有勇无谋 揭秘智勇双全的吕布败亡真相的背后
评论热文
- 中国史上的误国之恋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
- 风尘女子柳如是与钱谦益相差36岁的那对老少恋
- 汉武帝遗命为何将为自己生孩子的宫女全处死
- 揭武则天“后宫佳丽”:三宫六院 俊男三千
- 揭秘古代正室的“老婆经”:将“斗二奶”到底
- 揭秘中国古代阉割太监的“绳系法”与揉捏法
- 震撼世人!中国古代女人“红杏出墙”最高境界
- 真实的李鸿章:“汉奸”骂名到底是何时背上的
- 养兵不费百姓一粒米!揭秘朱元璋以卫所制度
- 解密三国最老公务员田豫:70岁仍在位自觉是犯罪
- 吴三桂一生数次遭遇潜规则 揭秘其中真实原因
- 揭秘隋炀帝的另一面:大搞建设 没空修自己陵墓
- 苏轼做官原则:干实事不计荣辱 不作空论清谈
- 历史“张三丰”大胆解密:张三丰可能不是一个人
- 这是消灭元朝兵最少的朱元璋能一统天下的原因
- 意想不到的损失:他说的一句话就毁了诸葛亮
推荐文章
- 乾隆眼里中的官员和百姓关系:父虐子 子不得反
- 赫鲁晓夫惨遭多年软禁 死后葬礼消息竟也被封锁
- 慈禧临终遗言:以后勿使妇人干政 必严加限制
- 清朝后宫一天到底吃多少猪肉 皇后竟吃126斤
- 中国古代女子缠足畸形现象 绝不可让陌生男看
- “千金”原指出类拔萃男子 这才是它的真正比喻
- 揭秘最真实廉颇:其十分胆小懦弱 并非英雄
- 古埃及人大修陵墓原因 今生不够富足寄希望来世
- 揭秘褒姒的身世:母亲遇大鳖后“不夫而育”
- 揭秘:晚清日本浪人伪造中国货币的惊天大案
- 清朝到底招人爱的原因:12个皇帝没有真的昏君
- 揭秘人类何时开始挑战户外排泄这一原始的传统
- 大熊猫始祖不是中国独有?西班牙家发现古化石
- 意想不到的损失:他说的一句话就毁了诸葛亮
- 揭秘隋炀帝的另一面:大搞建设 没空修自己陵墓
- 这是消灭元朝兵最少的朱元璋能一统天下的原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3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