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遗传因素。秦始皇家族的长寿基因不高。其曾祖父秦昭襄王七十六岁下世,是个长寿之人。祖父庄襄王正式继位三天就驾崩了,年龄应在五十多,至多是个“奔六”。其父异人继位三年去世,异人在庄襄王诸子之中位次居中,所以,他下世年龄应当在四十岁左右。可见,除了秦始皇的曾祖父昭襄王外,秦始皇家族的寿命都不长,存在着遗传病的可能性。
另外,不排除高温致病的可能。秦始皇这次出巡,是从头年十月到第二年七月。六七月份正是高温酷暑时期,天气炎热,加上长途奔波的辛苦,增加了发病的几率,一旦发病又极易使病情恶化。虽然我们细致分析了秦始皇病死说的各种可能,但是也有人认为即使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生病,但导致他突然一命呜呼,还是令人怀疑。秦始皇并不像历史上有些封建帝王那样体弱多病。遍查史籍,也没有发现他患有任何疾病的记载,而且他的身体一向健壮。当年秦始皇在面对荆轲行刺的时候,在惊慌中还能挣脱衣袖,绕着柱子奔跑,始终没让荆轲追上。因此有人认为秦始皇不会因为一次生病就命丧黄泉,这里面也许隐藏着谋杀的可能。如果是谋杀,那么究竟谁最有可能是谋杀秦始皇的凶手呢?
关于谋杀秦始皇的凶手,又有三说:一是胡亥,二是赵高,三是李斯。
郭沫若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历史小说《秦始皇之死》,描述秦始皇在平原津渡黄河时,癫痫病发作,后脑撞到了青铜冰鉴上,加剧了脑膜炎的病发,陷入昏迷。赶到沙丘,住了一夜。第二天,赵高、李斯发现秦始皇已死,右耳流着黑血,右耳孔内有一根寸长的铁钉。郭老的这篇小说表达了对秦始皇之死的一种推测。那么,是谁谋杀了秦始皇呢?小说中认为是胡亥。因为胡亥得知秦始皇立遗诏封长子扶苏为继承人,心中十分不满,所以下此毒手。
谋害秦始皇的另一位元凶疑是赵高。秦始皇病危时诏书、玉玺都留在他最相信的赵高手中,君位继承的决定权也取决于赵高和李斯的倾向。假使胡亥弑父,如果没有赵高、李斯配合,胡亥不仅得不到皇位,反而会自取灭亡。所以胡亥即使想杀父,其能不能继位也还得取决于赵高。赵高常常随侍秦始皇左右,下手的机会比胡亥多得多。那么害死秦始皇的主谋到底是谁呢?历来都有人认为是赵高,但实际上李斯的可能性也很大。因为李斯担心在秦始皇死后自己的禄位不永,所以,想拥立一位公子为皇帝。有了拥立之功就可以永保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