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唐年轻和尚也迷恋杨贵妃:卖掉袈裟换人家袜子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1-09 07:38:06

  
  这桩故事记载在宋人刘斧的《青琐高议》前集第六卷上。
  
  分析:利用怀旧心理开拓市场
  
  马嵬驿酒店老板手里的杨贵妃锦袜的可靠性有多少?香炉峰常秀和尚手里的杨贵妃遗物是真还是假?当时没有指纹分析,很难判断。然而,不管遗物的真假,大唐“玉米”们热捧杨贵妃遗物的心理却是真实的。

  
  市场规模颇为可观
  
  商人们很会利用一切真实的信息来塑造自己手里商品的真实性。例如马嵬驿酒店老板,不管袜子是不是真的,她的店开在杨贵妃的葬身地附近却是真实的,地点的真实增强了物品的可信性,而感情多于理智的“玉米”们会有选择性地相信物品的真实性,以满足自己和偶像亲近的心理,可以说,“玉米”们也在心理上塑造袜子的真实性。
  
  常秀和尚也是一位商人,他手头的一双袜子不管真实与否,但当年杨贵妃救灾义卖是真实的,事件的真实也塑造了物品的真实,也正好满足了购买者李远的心理需求。围绕这双真假难辨的袜子,一切交易心理却是真实的。在古代,有点爱好和文化的人都喜欢凭吊古迹,何况杨贵妃是美丽的古迹,由此延伸到经济领域,杨贵妃遗物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杨贵妃所有的遗物,不管真假,在唐朝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市场,甚至蔓延到国际市场,刘禹锡《马嵬行》可作证,虽然杨贵妃已经“坟高三四尺”,但她遗留的首饰价格“敌连城”,放到咸阳市场去卖,还能让国际上的胡商大为惊艳——“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