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被谁所“焚死”的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9-20 13:37:43

  康熙帝发火焚死建文帝,不是张飞杀岳飞的野史演绎,也不是朱元璋撂出要杀孟子的狠话。时间隧道开不通,并不等于政治隧道开不通。康熙帝一把心火,焚死建文帝,这典出自何处?此前无此典,典故是康熙帝大胆创新而创造的,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建文帝从此再也没坐金銮殿,这是铁打的事实,然则,建文帝是怎么死的?是烧死的,还是后来饿死的?是当即吓死的,还是活到自然死的?这在明朝是一桩悬案,连杀手朱棣都不知道建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朱棣从金銮殿里找出了几具尸体,这是真的,这尸体是谁的?当时验尸没有DNA鉴定,朱棣一直疑心这尸体是建文帝使的金蝉脱壳计,目的在于让朱棣不再来追杀建文帝。朱棣对建文帝之死,也是从没相信过,他在验证建文帝死与没死这事上,上穷碧落下黄泉,内遍四海外五洲,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都是举全国之力的。若是建文帝早已烧成了黑木炭,他费那老大的劲干嘛?众多史家,特别是当事人时代的史家,都是认定建文帝没死的,台湾文史作家高阳先生在其所着的《明朝的皇帝》中说,“终明之世,对于建文帝未死而出亡,殆成定论。”

  然则,建文帝没被明朝的那把火烧死,却在史书上白纸黑字登的是“被焚死”了,那么,这把火是谁放的?

  是康熙帝。
 


 


资料图:建文帝

  都说盛世修史,那么推证开来,修史即盛世,故而康熙帝起意修明史矣。明朝那些脚穿草鞋头顶斗笠立誓与大清不共戴天的士子们,听说要给“吾朝修史”,一个个脱了草鞋扔了斗笠,来与大清共戴天了,修史修到建文帝这一节,修不下去了:建文帝在靖难之变中,是死还是活?是火葬于火中还是逃亡于佛寺?“谁知这已有定论的一重公案,到清修《明史》时忽起争论。”(高阳《明朝的皇帝》),大部分学者是主张建文帝没焚说,总编辑王鸿绪先生却坚决主张已焚死,争论得十分激烈。

  在学术与政治胶着之际,康熙帝来到编委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编委会人员十分不满,发了一顿脾气,力排众议,一巴掌拍了板,这个问题不用争论,建文帝是焚死的。

  康熙帝讲话之后,大多数人转过弯来了,不再主张“出亡”一说,但也不主张“焚死”之论,折了一衷:存疑。自然,人多力量不大,权多才是力量真正大,最后,康熙帝版《明史》在建文帝之死上,建文帝被“焚死”了。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