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令孜的眼中,唐僖宗充其量就是个木偶,任由自己提线操纵。
可悲的是,唐僖宗李儇不以当木偶为耻,反以为荣。以至于史家说其年幼无知,易被蒙骗蛊惑,称其为“童昏”。
一流操盘手
作为一个一流的操盘手,田令孜的最基本素质是对市场的把握具有前瞻性。还在唐僖宗为晋王之时,田令孜就把他当成潜力股培养。如今晋王成为皇帝,这也就意味着操盘手田令孜的牛市已经奔腾而来。他要的是回报,高额的回报。
其实田令孜赚钱的手法算不上高明,无非就是鬻爵卖官,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不管你是文盲还是流氓,只要出得起价钱,下到县丞、衙役,上至宰相、节度使,只要给钱就发号头。田令孜很讲究”职业道德”,只要他收了钱,他就千方百计给你办成事。无需告知唐僖宗,更不要等待吏部的诏赦。那些想当官的人踏破了门槛,通过田令孜当上宰相、节度使的人不计其数,而且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既有出身名门望族的宰相韦昭度,也有原是卖大饼的西川节度使陈敬碹。生意做到最后,除了宰相、节度使这类高官,就连一般芝麻绿豆大的小官,田令孜的官铺里也照样批发。他就信奉一个原则:生意无大小,捞钱无止尽。
有一个叫李德权的人,这个人的父亲是田令孜的亲信,他二十多岁就跟随在田令孜的身边,深受田令孜的喜爱。于是一些官员就通过他的门路来巴结田令孜。几年之间,他就受贿成千上万,还做到了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右仆射的高官。但等到田令孜失势,树倒猢狲散,李德权一落千丈,后来竞沦落到乞讨为生。一个喂马的李姓老兵看他可怜,就认他做了干侄子。那个老兵死后,他没有别的出路,只好继承了老兵喂马的工作,认识他的人都叫他“看马李仆射”。原先的仆射只有看马的本事,可见田令孜任官完全是看关系与金钱,能力大小根本不予考虑。小皇帝把国事交给这么个“阿父”,后果很严重。
直到黄巢义军杀回中原,唐僖宗还在田令孜“迷龙术”的迷惑下稀里糊涂地过日子。战事一开。军费吃紧。有生意头脑的田令孜就势献上一策:借贷富户和胡商的财货以充经费支出。这时,在前线负责镇压义军的主将高骈急忙发回奏折:天下盗贼蜂起,都是因为饥寒交迫造成的。而今仅富户、胡商未反。言下之意,如果一味听田太监的话,天下乱象更甚。
唐僖宗李儇这才有所警醒,没有完全听从田令孜的建议。
随着战局的变化,田令孜也在积极地谋划退路。他先后推荐自己的心腹镇守三川。数月后,黄巢的义军攻入长安。唐僖宗仓皇出逃,有十几个天真的军士不让僖宗走,说黄巢是帮助皇帝清除田令孜等奸臣的。田令孜一怒之下把这些人杀了,领着僖宗往四川跑。僖宗选择四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四川是田令孜的故乡,这次政治避难就是在田令孜的安排之下成行的。
西川节度使陈敬碹虽然是田令孜的二哥,可他与宦官弟弟还是有区别的。他出身草根阶层,还卖过烧饼,熟知下层人民的疾苦,所以当上西川节度使后,很珍惜这份工作,也没出过什么乱子。田令孜就不同了,到了成都后,为了在自己的地盘上炫耀自己的能耐,更加肆无忌惮。有时候连僖宗都不放在眼里了。
裹胁皇帝出逃
经过近四年的四川流亡生活以后,唐僖宗李儇于光启元年(885年)阴历三月回到京师。经历了战争和洗劫的长安已经完全荒废了。皇帝发布大赦令,宣布改元“光启”。
唐僖宗带着他的临时武装进入长安城,他的军队是田令孜在四川组建起来的五万余人的神策军。这支军队是帝国赖以复兴的唯一希望:但是士兵们实质上是被雇佣的,他们的服役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支付能力,给钱就干活。这使朝廷陷入一种困局,因为朝廷的贮备早已耗尽。